此生难忘最是缘

铜陵日报 2019-01-29 10:57 大字

丰一吟 作

□晨 欣

据说丰子恺先生的斋号,是用小纸写多字,然后揉成一团,从中随意拣出而成。巧的是,两次拣出的纸团上写的都是“缘”字,故名“缘缘堂”。

我与丰一吟老师相识,似也可用一“缘”字来概括。我因喜欢丰子恺先生文章书画,常在通信中与上海彭长卿先生言及。而彭先生与丰氏幼女一吟有通联,故我抱着试试看请他转交了一信,表达了敬慕之心。未过多时,我便收到了丰一吟老师来信,从而通联不断,接触慢慢地多了起来。

1993年丰一吟老师与其姐丰陈宝游黄山之行。当时我们没见过面,也没见过照片,她们是坐火车来的,我去接她们时,远远便一眼识出,仿佛是旧相识。这或许也是冥冥之中有种“缘”在起作用。在短短的几天接触中,我们谈得很投机,她们让我见识了“大家闺秀”的气质,为人的真挚与和蔼可亲。尤其是丰一吟老师,她见我痴迷收藏,当时家中连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炉都没有,劝我要兼顾好收藏与家庭生活的关系。虽然当时我年轻气盛,不假思索地回道:“今天别人有的,明天我都会有;而我今天有的,别人明天不一定会有。”但我从内心一直感激她对我的关心与教导。

我喜欢集札,丰一吟老师从黄山回沪后,不仅用毛笔精心在“缘缘堂用笺”上给我写了信,而且还叫其姐丰陈宝、丰宛音、丰宁欣等,也都给我来信,让我欣喜不已!这些信件,至今我都很好地保存着。后来,她还赠送了赵朴初、陈从周先生的手札给我,对我集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我喜欢藏书,尤喜读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平和简净,娓娓道来,十分亲切。故凡有所见,无不购之以藏。丰一吟老师后来赠送了我不少有关丰子恺先生的书籍及资料,如《丰子恺文集》、《护生画集》、《丰子恺精品画集》、《丰子恺随笔精粹》、《丰子恺论艺术》、《丰子恺自传》、《丰子恺漫画小说》、《梦回缘缘堂·丰子恺》、《我和爸爸丰子恺》、《缘缘堂子女书》等,让我能有机会更加走近丰子恺先生的世界,并从中获得教益。

我喜欢书画,对丰子恺先生富有生活情趣的书画情有独钟。记得九十年代我在当地见到几幅署款丰老的漫画,虽然价格不菲,但仍思购藏,去电找丰一吟老师咨询时,她却劝我不要购买,因为赝品太多。担心我上当受骗,花了冤枉钱。为满足我的嗜好,丰一吟老师先后给我画过好几幅“仿先父遗墨”漫画,而且我还为师友向她求过画,如徽州黄澍先生九十大寿时,我曾请她画了一幅“九个仙桃”去祝贺,上署:“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实之桃。晨欣贺,一吟绘”。这些都是让我难以忘怀的。

我从丰一吟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譬如说她的为人处事,她的计划性,她的勤奋,她的善良,她的涵养,她的坚持。她曾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喜欢我父亲文章书画的人都是好人。”她就是这么一个喜欢以善意去看待、揣摩别人的好人,身上充满了正能量。

我先后写有《丰子恺的黄山缘》、《品赏丰子恺墨迹》、《拜谒丰子恺“缘缘堂”》、《初访海上“日月楼”》、《访丰子恺女儿丰一吟》、《再访丰氏“拾珊楼”》等,记下了我与丰子恺先生、丰一吟老师的缘分。

前些年,由于工作原因,我几乎每年都要出差去上海。而每次去,我都要专程去斜土路看望丰一吟老师。每次见面时她都很高兴,我们谈得也很愉快。记得一次我向她报告如今已乔迁新居,买了彩电、置了冰箱、有了电磁炉时,她笑得很开心。遗憾的是我2016年底退休后,一直未再去过上海,也未能再去“石珊楼”看望丰一吟老师,聆听她的教诲,一起回忆当年游览黄山时的情景,这是让我引以为憾的。年底“徽杭”高铁将通车,从黄山至上海将会变得十分便利。我一定会抽空去趟上海,看望如今已九十高龄的丰一吟老师,并祝福她健康长寿!

(今年是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也是丰一吟老师90初度。丰老师女儿发来微信:桐乡文联在编一本《我与丰一吟》的书。“我想到你,能写一点吗?”故以此文记之。——作者后记)

新闻推荐

治理较差水体修复水生态屯溪区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环境

本报讯今年,屯溪区以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三轮试点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打造水...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