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跨越半个世纪的友情

合肥晚报 2016-05-22 14:34 大字

○从抬头称呼可见二人友谊

“你从南京到合肥为我送上画作,我亦陪同你去黄山采风。你我之交,在于君子之交,在于情意相通。”庆胜生前曾对亚明说。

亚明生于1924年,安徽合肥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庆胜生于1925年,安徽含山人,1941年参加新四军。年龄相仿,入伍时间差不多,当时两人同属于文工队,一位是抓全盘的业务队长,一位是美术组组长,两人共同为了革命而奋斗,从1941年到1957年,在部队一起待了16年,自此奠定了二人深厚的友谊。

“够哥们吗?”“够哥们!”

庆胜女儿庆紫回忆道,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经常是亚爸(庆紫一直称呼亚明为亚爸)开着车从南京到合肥来送画给我爸爸,其中著名的画作就有《枯松》。

《枯松》一共有三幅,当时是为了纪念周总理去世所作,一幅交给了国家,一幅放在合肥亚明艺术馆,还有一幅就送给了庆紫的父亲庆胜。

“一棵巨松顶天立地,松干的右下方一枝粗大的松枝戛然折断坠落在地。”庆紫说这是亚爸当时借枯松寄托情感。

在他人眼里,亚明对艺术严谨不苟。可对庆胜来说,亚明是能把一幅好的画作拿到自己面前的知己。庆紫还记得当时亚爸送画时问父亲的话:“够哥们吗?”

“够哥们!”父亲一边欣赏着画,一边笑眯眯地应道。庆紫回忆道,亚爸自己说过,来自于好友的认同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而自己满意的画作自然要送给自己的好友。

“这是一种情意,父辈之间的交往,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

庆胜家有十个孩子,九女一儿。有一次儿子庆龙去黄山游玩,途中不小心出了车祸,尽管没有多大的事情,亚明还是为他写了一个“龙”字压惊。

对于亚明来说,赠送给庆胜自己得意的画作,表达的是战友之情;而对于庆胜来说,自己对亚明举手可做的帮助,也是友谊的自然流露。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年代,那是真情的交往,没有什么功利性。

退伍之后,俩人虽不在一起了,但来往仍然频繁。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里都做出了成就,谁能说没有彼此之间互相鼓舞的功劳呢。

带病为战友撰写碑文

聊到父亲去世,庆紫说仿佛就在昨天,其中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庆胜是在2001年5月13日去世的,大概一个礼拜后,庆胜女儿和儿子专程到南京“近水山庄”看望亚明,让他为父亲写墓碑文。当时亚明也是重病缠身,身体状况极度不好。

面对自己战友的儿女,悲伤的亚明表示这个墓碑文字一定要写,既是对老战友的悼念,也是告慰生者。

亚明拖着病体极认真地书写,自己觉得不满意又重新来。

写好后他对老战友的儿女苦笑笑说,“你爸走在我前面,我还能给他写碑文!等我走的那一天,可就少了一个老战友送我喽。”

亚明用他那苍劲有力的书法为老战友写下了墓志铭,那其实是李贺的诗词:“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传达的是不平凡的人生终将结束,而人格的魅力将代代相传。

庆胜去世半年后,亚明也去世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两位好友再续情谊。

父辈的情谊那般纯洁

多年以后的今天,再来读一读当年亚明写给庆胜的信件,看到上面都是以“庆兄,庆胜兄”相称,虽是只言片语,亦可体会到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2001年亚明艺术馆在亚明的故乡合肥开馆,庆胜女儿庆紫早早地就到了现场。亚明的学生们一听是庆胜的女儿,都纷纷上前嘘寒问暖。原来,亚明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讲述他们两个老战友之间的故事,以至于都知道在合肥有个艺校老校长,老校长还有个会唱歌的漂亮女儿。

庆紫记得很深刻,开馆那天,由于亚爸生病,没有出席。当庆紫看到挂在艺术馆的《枯松》这幅画时,感触尤深。能挂在这里的一定是亚明的代表作,能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战友,可见这个战友在画家心里的分量。

庆紫拿出父辈的合影,深情地说,看他们笑得多开心,父辈的感情是我们这一辈难以体会到的。虽然自己也是当过兵的,也很理解战友情,但父辈的友情那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

那是在动乱的年代练就的,面对生命的威胁,他们一起走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经过战火洗礼的情谊更加牢固。

(照片由庆胜女儿庆紫提供)

新闻推荐

七夕避暑好去处 黄山翡翠谷

天上鹊桥会,人间翡翠谷。今年七夕情人节期间,黄山翡翠谷景区的情人节,呈现一股别样的爱情文化魅力。翡翠谷,又名情人谷,是黄山景区最有特色的山岳名...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