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放牛娃的一笔好字

合肥晚报 2016-05-29 14:33 大字

○每天坚持练字

巢湖北岸,四顶山东北侧,有一方圆形的小山,名叫茶壶山。其坡度甚缓,山坡上青草连片,许多放牛娃牵着牛来到这里,让牛悠闲地吃草。在山顶的北侧,有一突兀的深青色岩石,大约有三层楼高,有一块石头像鹰嘴一样前伸,当地人称为茶壶嘴,平常年景,每天滴水不断,即使在大旱的年份,也不见枯竭。据老人们说,茶壶嘴会不定期移动,指向何方,何方就会风调雨顺,人才辈出。

在茶壶山脚下有个名字挺有诗意的村庄,叫迎霞村。这里背山面湖,远看高高低低的几处红墙青瓦掩映在一片葱茏的绿树之中,村民世代务农,偶尔也打点鱼换点零钱。可是谁曾想到,这里出了个书法家——李成文。

李成文1937年生人,今年已近8旬,身板刚劲,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精神矍铄,很有一股仙风道骨的神采。他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见面后侃侃而谈。

他说自己出生在麦苗拔节、蚕豆花吐芳的季节,可当时的迎霞村民们却忧心忡忡,因为日本侵略者已占领芜湖,正在向合肥进攻。父亲名李正友,排行老大,抱着满腔的热忱,决心投身行伍。恰巧自己妻子的祖父和张治中妻子的祖父是姑老表,就决心去投奔。历经千难万险才到达长沙。因写一手好字,被任用为下属单位文书。

其后,李成文好多年未能与父亲见面,由祖父母抚养长大。而母亲体弱多病,在李成文6岁时即去世。他的启蒙教育是在家族私塾里完成的。先生是个中年人,治学严谨,常备竹条一根,不知有多少学生被打肿了手心,打红了屁股。

可年幼的李成文天资聪颖,读书一遍内容即可记住,并熟练背出,又加上平时乖巧听话,颇得先生另眼相看。

1948年国共在徐州会战,国民党军溃败,李成文的父亲得以从国民党军队中脱身,于这年冬天回到家乡,跟随一起回来的还有湖南籍的后母。父亲看着半人高的儿子,热泪盈眶。可小成文见到陌生的父亲,害怕得躲在祖父母的身后。

解放了,李成文转入了离家不远的养正小学读书,祖父母渐老,家庭由父母主持。父亲常年在外,不会田间耕作。恰逢土地改革,分田到互助组,多亏乡邻大力帮助,种田必需的犁耙水车,也由大家借来。但靠近山边,土地瘠薄,加上稻麦品种差,即使早出晚归勤苦劳作,产量总是很低。春荒时节,李家只好三餐吃粥,有时只好用野菜充饥。

1954年华东地区发大水,李成文那年考进离家15里的长临河中学读书。当时全国刚解放不久,还有不少国民党潜伏特务散布谣言,扰乱民心,说有“水鬼”“毛人”,专吃小孩,使老百姓闻之色变,夜晚更不敢出门。

茶壶山下的迎霞村、小黄村,村民晚上集中睡觉,并有专人值守。遇到晚上草堆失火,大家就战战兢兢,妇女儿童啼哭连连。祖父母认为孙子每天早出晚归,又有被妖怪吃掉的危险,还是在家安全些,因此小成文就辍学在家。至今,年近8旬的他谈及此事,仍深以为憾。自此,小成文白天在茶壶山、四顶山下放牛,闲暇时间即借书来打发时光。每借到一本好书,总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旧书摊上发现了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名帖《胆巴碑》,为帖中灵动飞扬的字体所打动,用心揣摩起来。又买来笔墨,在旧报纸上临摹开来,几位好友看后都啧啧称赞。他先练两寸见方的小字,食指都磨得生疼,磨出老茧。慢慢的,握笔的手不颤了,手腕运笔自如了。后来又练习更大的字,五寸、一尺,由坐着改为站着练习,主要运用臂力,往往几个字写下来,就手臂酸痛,浑身冒汗。

除了赵体外,他又临摹了柳体、颜体、欧体等诸位名家名帖,兼学各体。

由于子女多,家庭经济困难,1992年春节,李成文老人开始在花冲公园附近卖对联,挣两个辛苦钱来补贴家用。遒劲的笔力、大气的风格,引得市民们纷纷购买。

一天,来了一位老先生,在仔细端详了李成文的对联后,趁着四下无人,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的缺陷:模仿的痕迹较重,笔画呆板。结果整个春节期间,他一直很苦恼,为书法的进步缓慢而着急,以致夜不能寐。恍惚间,他一人走在山道上,两边峭壁林立,虎啸狼嚎,令人不寒而栗。一转弯,发现路边放着一支蘸满浓墨的大毛笔,他一把抓过来,用尽全力左右舞动,顿时,那瘆人的场景不见了,只见天朗气清,只听得啾啾鸟鸣。他兴奋地把毛笔带回家,试着在纸上写字,字迹散发着清香,熠熠闪光。

一下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可是那场景却那么真实。这梦境更增添了李成文写好毛笔字的决心,为此,他为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梦笔轩”。他四处观摩名书法家的墨宝,并买来书法理论书籍,认真揣摩。有时为了训练手感,要用宣纸,可价格较贵,老伴认为这完全是浪费,李成文就只好堆起笑脸,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并以少抽烟来做交换条件。

他练字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有时一练不觉已是天明。古人云“天道酬勤”,辛勤的汗水,千辛万苦的磨练,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字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不少单位都请他为建筑题字,许多人以能得到他的字为荣,制成匾额,挂在墙上,高雅格调油然而生。

2002年,李成文的作品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国际书画交流大赛”中荣获金奖;2003年,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中荣获优秀奖,作品在国家博物馆展出;2005年,在“黄山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2006年,在《中国书画年鉴》中被誉为“中国书画杰出成就人物”,作品入编“中国名家档案丛书”,被授予“当代名家”牌匾,2008年在“辉煌中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被评为“共和国改革开放创新人物”,同年被授予“21世纪世界华人辉煌成就艺术家”称号。其作品陆续被编入画册《庆祝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全国千人名家书画册》、《中国书画宝典》、《名家档案丛书》、《新中国书法家选集》等。

李成文老人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电器,至今还在用老式的电视机,但客厅匾额上的“梦笔轩”三字苍劲有力。老伴在小区自行车存放处上班,每月只有1000元工资,每天起早贪黑,有时一个人忙不过来,他就去帮忙。李老说,我是从困难中经过的人,对今天的生活已经很知足了,再说,老年人干点事也能活得充实嘛。停车库墙壁一侧,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匾额,上有李老书写的书法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匾额下是一方长三米的临时工作台,铺着红布,李老经常在那里创作。

亲戚朋友、小区居民如有求字者,他大都有求必应,还倒贴纸墨,不取丝毫报酬,不少小区居民都拥有他的墨宝。小区管委会也很重视李老,认为他提升了小区的品位,每有文化活动,总要邀请他参加。李老积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为下岗工人募捐,为弱势群体募捐,给他们送去了无限的温暖。汶川大地震后,李老创作了几十幅作品,全部交给有关部门义卖,自己没有收取一分钱,体现平民艺术家的良心。

李成文老人曾经总结了他学书法的三个阶段:一、对书法感兴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对书法入境,如痴如醉,废寝忘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水到渠成,在不经意间有所收获,“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温耀东 刘奇安 李云胜 文/摄

新闻推荐

七夕避暑好去处 黄山翡翠谷

天上鹊桥会,人间翡翠谷。今年七夕情人节期间,黄山翡翠谷景区的情人节,呈现一股别样的爱情文化魅力。翡翠谷,又名情人谷,是黄山景区最有特色的山岳名...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