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变成“生态园”

安庆晚报 2016-03-11 11:19 大字

 

85后大学毕业生赵翔宇现在是山东日照市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垃圾填埋作业队队长。这个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多年来将一颗赤子心扎根在垃圾场,“用做蛋糕的心态处理垃圾”,他创新先进技术,使垃圾填埋场高效降低异味、污水、土壤等污染,并且变废为宝,实现场区内能源自给、生态循环,垃圾场摇身一变,成为“生态园”。他把青春献给垃圾处理事业,换来了这座海滨城市的美丽。2015年10月,赵翔宇荣登“中国好人榜”。

将人生追求投向垃圾场

赵翔宇一米八的身高,一副黑框眼镜,腼腆温暖的笑容,举止有涵养,透着一股暖男的气质。2009年大学毕业后,赵翔宇进入日照市固废中心做着文职工作,负责日常的材料和宣传通讯工作。他是个对工作认真的人,他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一线体验怎能写出好的材料?于是,2012年他主动申请要求调到黄山垃圾处理场,从此开启了他“垃圾填埋工”的生活。

初来乍到,虽然赵翔宇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眼前的场景着实把他惊呆了。只有漠然的山、散发着恶臭闻之欲吐的垃圾、冰冷的作业机械。工作环境极其单调,没有电脑、没有无线、甚至没有办公桌椅,只有一台巨大的推土机嗡嗡作响,接个电话都得爬到山头。生活仿佛一下从现代回到了古代,大风与臭味扑面而来。

赵翔宇也曾有过思想斗争,但女儿的降生,让他觉得自己懂得担当了,该去承担一些什么。他没有逃避,选择勇敢面对。

像做蛋糕一样去填埋垃圾

“在我心里,是用做蛋糕的心态来填埋垃圾。”谈到工作赵翔宇笑着说。

“如今市区每天产生的垃圾接近700吨,高峰时甚至超过1300吨。这么多的垃圾必须经过摊铺、压实、消毒灭蝇、覆盖、雨水分流等步骤才能有效处理。”赵翔宇解释说,“也许有的人会质疑,‘垃圾处理嘛,找个坑埋了就是。\’事实上,无害化填埋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库底防渗层好比蛋糕托盘,垃圾也要像蛋糕一样在托盘上一层一层地填埋,每层的摊铺厚度、压实密度、作业距离有规范要求,要有计划、有序、有形,保证其堆体稳定,不塌落、不滑移,最后还需要用HDPE膜进行覆盖,保证下雨天雨水不渗透。”

为了做好“蛋糕”,赵翔宇将一本上百页、汇总垃圾处理的规范和标准的书背了下来,针对山谷地形垃圾填埋场具有坡度相对较大,受秋冬季节风影响明显的特点,赵翔宇和他的填埋作业队创造性地使用了“三层放飞散网”设置,有效地防止了易飞散垃圾挂在周边树木上,营造了青葱环翠的绿化环境。

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会严重污染地下水、臭气会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大量沼气如果不利用就容易爆炸、怎样用有限的空间填埋最多的垃圾……这些难题每天都在鞭策着他用做蛋糕的心态对待垃圾。他和队友创新应用“土工袋压覆HDPE膜”“山谷型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等技术,节约了原材料,大大节省了成本,缩短了垃圾处理周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经过不懈努力,现在的黄山垃圾场臭味没了、环境美了。垃圾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供场区使用,渗滤液经处理后成了可以养鱼的清水。在赵翔宇心中,垃圾场看起来比蛋糕还美。

曾被女儿嫌“臭”不让抱

没有到过垃圾处理场的人,不会知道工作环境有多么恶劣,不会体验出那刺鼻的气味如何让人难以忍受。在这里一年之中,对赵翔宇来说,最好过的日子便是5月份。他说:“夏天,成群的苍蝇黑压压地裹满全身,脚下的黑色膜温度达到60度,装载机里没有空调,铁皮车厢在烈日炙烤下能达到50度的高温让人目眩。赶上雷雨天气,汗水、雨水、垃圾水夹杂在一起,冲天的臭气令人作呕。冬天,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低温导致车辆故障多发,冰天雪地里,车辆一趴窝,我们就要趴在垃圾上检修设备,那滋味终生难忘。”

2013年在迎战“麦莎”台风的防洪活动中,他冒着狂风暴雨坚守在现场,和同事一起,抱沙袋、拿泥板,将膜压住,雨水污水湿透了全身,脚底划破也全然不顾。正是他和同事的这份坚守,让填埋作业队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对于每个父亲而言,下班回到家,孩子的一个拥抱、几句问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欣慰。然而,赵翔宇回到家却躲着女儿。他还记得女儿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每天洗完澡后都渴望去抱一抱她,却被女儿嫌“臭”不让抱。“其实,我是爱干净的人,和垃圾打了一天的交道,不仅身上的味道熏人,还有大量的细菌,打那之后,我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澡堂洗澡,多泡会儿。”

 

据中国文明网报道

新闻推荐

蜀国的牵挂

他城又到了吃...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