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芜湖烟标背后的故事

金周刊 2013-01-04 20:17 大字

一枚枚图案各异、新颖别致、五彩缤纷的烟标具有欣赏价值,与邮票、火花同列收藏爱好者首选。解放初期,烟标大多采用密集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入画,随着时代齿轮的发展逐步融入了现代化建筑群,勾画出摩天大厦及彩虹天桥等现代化风景线。芜湖烟标这一历史的产物,既丰富了卷烟商品的内涵,又从侧面触摸到历史发展的脉搏。

“乐华”及各具特色的烟标

芜湖卷烟厂坐落于城南新区,背靠皖南优质烟叶产区,水陆交通便利,原料来源丰富。   1949年,芜湖青弋江畔一家私营长江烟厂应运而生,在不足200平方米的简陋厂房里,30余人每天只能生产两箱“乐华”牌手工卷烟。“乐华”烟标原是上海一家停用的卷烟商标,建厂初期买来直到1953年6月,经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正式注册“乐华”丁级卷烟。

抗美援朝时期,“乐华”烟标上印有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尽管有着时代的特征性,但它始终为国人所接受,并创下了生产、销售的辉煌。“乐华”香烟在当年被列为全省同级烟中第一位,誉为省内同行业中的“王牌”,成为了长江烟厂和新中烟厂时期代表性的卷烟烟标。

1958年试制生产出了“双金狮”、“丹桂”、 “春风”卷烟。此后还有“新中”、“鹤鸣”、“和平”、“光荣灯”、“塔影”、“风帆”等卷烟牌名。上世纪初,新中烟厂更名为芜湖卷烟厂。翌年,该厂研制出首个甲级卷烟——“神州”牌卷烟,当时每包定价约5元左右,相当于现在的200元左右。而此卷烟商标以人民大会堂为背景图案,“神州”二字的字体与毛主席诗词中的神州二字类似,因当时涉及政治敏感,故该品牌卷烟一直未大量投放市场。当时创牌的主要还有 “碧玉”、“玉猫”、 “工农兵”、“江淮”、“大铁桥”、“丰收”等大众化的香烟,极具时代特征。

甲级烟牌名的问世

黄山迎客松作为登上烟标次数最多的古树名木之一,上世纪中叶,芜湖卷烟厂出品的“迎客松”烟标,正版主图便是迎客松。上世纪初,该厂老厂长张蕴在一次闲谈中,说到烟厂正在酝酿一个甲级烟牌名问题。王传清(曾任黄岩省长秘书)表示“用‘迎客松\’做香烟牌名极好。“我参加过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装修布置。厅里一个最重要的装饰工艺品,就是芜湖的铁画迎客松。画面上迎客松三个字是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同志写的。用迎客松作卷烟商标名声响亮,有亲切感。”当时对使用“迎客松”作卷烟牌名既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据说迎客松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读音有点谐音,容易混淆,怕读错了犯政治错误。当时正值中美冷战气氛有所缓和,坚冰略有解冻,尼克松又刚刚访华,人们的思想还处于警觉状态。于是厂领导决定,写报告请示市委。市委对此事十分重视,专门召开常委会研究。最终有领导一锤定音说:“香烟牌子,管它迎客松、尼克松,就算尼克松,一把火把它烧掉了,不就完了吗?有什么妨碍不妨碍……”就这样“迎客松”作为甲级烟正式问世,采用的就是人民大会堂迎客松图案上的题字。 

后期烟标花样繁多

上世纪70年代,芜湖卷烟厂共开发创牌13种烟标,有“江南”、“镜湖”、“腰鼓”等。1970年生产的“大江”牌是乙级烤烟型产品,锡纸包装,属于高档香烟,在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伴随着“大江”问世,芜湖流行一段顺口溜:“公社干部锡纸包,大队干部水上漂,生产队干部猫对猫,贫下中农白纸包”,指的就是“大江”、“东海”、“玉猫”所谓“白纸包”就是没有商标的廉价香烟。

1974年,决定以“芜湖”命名香烟牌名,商标图案选择是当时刚刚落成的芜湖饭店为背景,烟标设计以店楼为图案,用红色衬托金色的主图,并配以金色的华灯,喜庆凝聚着庄重,此烟一出厂,人们惊呼其色、香、味俱佳,一度受到人们热捧。

上世纪以来,芜湖卷烟厂形成了以“迎客松”为代表的高中低档齐全、品种多样的产品体系。该系列产品横跨上世纪,至今仍在畅销。其它各种品牌的香烟,以醇香、精品、极品、特醇、贵宾、国宾、特贡为标识,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其中,金牌“迎客松”烟标在全国烟标博览会上获2001年中国烟标收藏博览会名牌烟标设计金奖。金牌“盛唐”烟标设计获得2001年世界包装组织(WPO)颁发的世界之星设计大奖。而“都宝”品牌则面向国外以及北方市场,由港人设计的都宝烟标,在1995年的首届商标、商品国际博览会上获商标设计优秀奖。由于牌名、图案的新意和“品质优良”而著称,三种烟标成为消费者所喜爱的品牌,成为烟草业品牌的典范。

□ 汪应泽

新闻推荐

叶世荣 一段光辉岁月 的留守者

叶世荣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nbs...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