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枯树、王羲之与草隶之书

安徽商报 2013-11-12 11:43 大字

苏东坡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张画作 《枯木怪石图》,取自庄子的做人思想:为人当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方能全其天年。庄子的哲思通过朽木表现出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苏东坡说这朽木“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意思是这丑而无用的朽木隐含着无限的活力、美丽和春意,因为它已到达生命的最低点。

古代中国画枯木的高手很多,郭熙、李成、倪元林皆是,他们甚至认为画中若无枯树则如没有空气一样难得畅通。

这世间再也没有多少人对枯树有这样的认识了吗?

在谈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时,熊秉明先生认为他与西方最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有很多可比较之处,其中有重要的两点:一是难以归类。以“穷变化,集大成”,“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来描写王羲之书法。至于巴赫,在法国布舍所著《巴赫传》中有一段话:“音乐理论家无法给巴赫以完全的定义。有的说他是纯音乐的巨匠,有的说他是音乐诗人,或音乐的画家;有的认为他是属于法兰西型的,有的认为他是典型的德国人,或是意大利拉丁形的;有的人觉得他是神秘主义者,又有人强调他的写实特点。每个人都见到这海洋的一角。 ”二是重视技巧。王羲之的骨鲠、正直、识鉴、高远都含寓在他灵活迁变的技巧之中,这技巧渗透着精神性。布舍《巴赫传》中关于此,也有一段话:“技巧问题是他唯一的兴趣所在。到了晚年,这特点更突出,对于最严格的、最数学性技术的喜好,不断增长,一直到赋格曲达于极致,而这是巴赫临终未完成的作品。 ”

这世间再也没有王羲之这样穷变化、集大成的人了吗?

学者姜寿田认为草书史自唐至清发生了三次审美转换。一为唐代张旭怀素集张芝、二王草法之大成,在今章草基础上创为狂草;二为宋代黄山谷将禅意引入狂草,大变旭素草法,长枪大戟,颤掣有致,弱其势与力,而强其韵与意,所谓“字中有笔如禅句中有眼”;三为王铎一变唐宋狂草横向取势而为纵向取势,强化中轴线的变化和空间节奏,并以碑法入草法。姜寿田说:“草书是天才的艺术,不具草书性情和襟抱者断难在草书领域有所作为。因而,擅草者大多代不数人,有时甚至代无一人。如有元一代便没有产生出一位草书大家,宋代也不过黄山谷一人而已。清代中期以来,受碑学抑制,草书全面衰落,有清一代几无擅草者。直至民国中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了于右任、毛泽东、林散之三位草书大家。 ”

甚至认为隶书大家也几近于无,书家远离了隶书,也就是远离了真正的汉法。

这世间再也没有这样的草书大家和隶书大家了吗?

新闻推荐

路边停车遭查扣司机自称未载客称当时“被搭乘”但他未同意 运管所认为涉嫌非法营运证据充分

称当时“被搭乘”但他未同意 运管所认为涉嫌非法营运证据充分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