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资源枯竭城市聚力“转身”

安徽日报 2013-09-09 00:17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郑莉 通讯员 徐冉冉)记者日前从省发改委获悉,自2008年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以来,淮北市铜陵市累计争取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33.39亿元,用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社会保障、生态治理、棚户区改造等,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转型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多元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淮北市发展非煤产业,形成了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食品、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六大主导产业,2012年,非煤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6.2%。铜陵市铜产业成为全市首个千亿元产业,铜陵有色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生态修复初见成效,城市环境改善。淮北市治理采煤塌陷区15万亩,通过实施城市增绿工程、整治塌陷水面和景区开发,形成“两山六湖九河”的山水生态城市格局。铜陵市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修复,2012年该市空气质量与黄山市并列全省最优。

目前,国家下达淮北市12个煤矿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国债项目已建成7个、在建4个。 2011年至2013年,淮北市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29024套,竣工3737套。

铜陵市实施了老铜矿、立新煤矿等3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3.92万户成片棚户区低收入家庭,已改造3.65万户,竣工1.36万户。

社保、就业等民生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淮北市将失地农民搬迁补偿标准个人部分提高到1.5万元,率先实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铜陵市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约8万人,投入2.6亿元对特困企业下岗职工实行财政兜底政策。

新闻推荐

麦秸作画草生辉

9月2日,记者慕名来到芜湖老艺人周苗海家,只见枯黄的麦秸在他手里经过煮、浸、剖、刮、染、烫、裱、剪、贴、刻、烙、整形等十二道工序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美女图、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羽翼...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