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发展须不断培植新生态
中国戏曲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因此,相对于其他艺术种类来说,中国戏曲是真正的原生态艺术。黄梅戏发展要与民俗生活同步,这是戏曲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安徽黄梅戏学校的杨孝刚老师说,黄梅戏原生态是黄梅戏存在的“根”,培育黄梅戏新生态是为了发展“根”。不丢“根”是保黄梅戏,发展“根”是“救”黄梅戏。
杨老师认为,首先是职业性的表演团体的出现开启了黄梅戏新生态局面,表现在:大约在清咸丰年间就已出现。光绪之后,黄梅戏的职业班社,在岳西、宿松、潜山、太湖、怀宁的皖西一带就相继大量出现。20年代到30年代,是黄梅戏职业班社发展比较多的时期。抗战时期,一些戏班到抗战后方演出,宣传抗日救亡。抗战胜利后,大江南北,此散彼聚,聚而又散,散而又聚,比较活跃。1932年,丁永泉与艺友们一起,带班子进入安庆市,结束了黄梅戏只在农村演出的历史。
其次,黄梅戏的更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加强艺术力量,安徽省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参加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黄梅戏从安庆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剧种。至今,黄梅戏与黄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成为安徽省的骄傲。
由于戏曲工作者无私奉献及辛勤工作,这一时期演出的剧目很多,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党的女儿》、《江姐》等。其中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拍成了电影,为黄梅戏的广泛流传,为保留黄梅戏艺术家的卓越风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戏曲进校园拓展黄梅戏生态范围。国家教育部已推行“戏曲进校园”工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安徽省高校林立,戏曲进校园活动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大学、安徽黄梅戏学校等院校经常举办戏曲演唱比赛,召开戏曲研讨会,有的还办了戏曲刊物。
再次,黄梅戏休闲娱乐与黄梅戏“精品”生产并进,优化了黄梅戏生态。黄梅戏休闲娱乐与黄梅戏“精品”生产只有两者并进,才能起到平衡、完善、优化黄梅戏生态的作用。
创新黄梅戏生产机制,关键有两条:一是建立健全与黄梅戏生产机制相配套的政策和法规。如政府支持的面向社会的“黄梅戏发展基金”和针对黄梅戏生产行业设立的融资机构和黄梅戏行业自律机构(行业资质认定,产品市场评估)等。二是大力培育以资本运作为“权威”、以资产增值为“动力”的黄梅戏市场,如黄梅戏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黄梅戏生产资源配置市场等。
最后,黄梅戏事业与黄梅戏产业并举,转变黄梅戏发展方式。黄梅戏不断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黄梅戏发展方式的转变,即黄梅戏文化产业的出现。如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黄梅戏会馆和安庆电视台“黄梅阁”栏目,自开办以来很受群众欢迎,是因为“黄梅阁”、“会馆”本身就是黄梅戏新生态文化产品。力求市场化运作,把黄梅戏融入时代文化消费的潮流,如将黄梅戏表演打造成为安徽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文化产品和品牌,说明黄梅戏具有不小的市场空间,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加以打造和推广。
事实上,在黄梅戏的创作演出、中介服务、舞美设计、服装制作等生产环节,已经兴办了不少产业实体。黄梅戏事业与黄梅戏产业并举,就是实现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相统一,是实现投入性、公益性的黄梅戏事业与回报性、赢利性的黄梅戏产业双赢的重要措施。林燕整理
新闻推荐
张梅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