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省交通实现五“突破”和“提升”

安徽法制报 2011-01-18 00:59 大字

本报讯“十一五”是安徽省交通运输发展史上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的五年,也是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大、发展质量最好的五年。五年来,省交通运输厅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难得机遇,持续加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保障服务能力,取得了以五个“突破”和五个“提升”为标志的新成就。

规划政策体系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十一五”期间,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出台了《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部省联合审批了17个市港口总体规划,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进展居全国前列。超前谋划,统筹编制了“十二五”“2+9”发展规划。 2008年将“村村通”列入全省18项民生工程之中, 2010年部省签订了《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会谈纪要》。五年来,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特别是2010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成为引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徽交通运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143亿元,创历史新高,较“十五”增长61.5%。其中水运建设完成投资91亿元,是“十五”的6倍,超过建国以来的总和。机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新开工高速公路1469公里,续建1363公里,新增通车里程1428公里,较“十五”末翻了近一番,接近“八五”、“九五”、“十五”的总和。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超过60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在国省干线公路的占比,较“十五”末增长6个百分点。新改建农村公路7.3万公里,是“十五”的2.1倍,建成“村村通”工程6万公里,98%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截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9382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07.16公里/百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合肥机场为中心的机场格局和“两干三支”航道主骨架,沿江l000吨级及以上泊位超过380个,泊位数量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已基本形成了满足经济发展要求、适应群众出行需要的外通内畅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

行业各项改革取得全方位突破。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和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政策重大改革实施基本平稳,取消了5项交通规费,撤销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71个,取消收费里程3711公里,提前一年完成了涉改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全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船检管理体制、沿江港口体制基本理顺,推进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省水上综合执法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深化水运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成立了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公司。

资金筹集利用取得战略性突破。2009年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后,安徽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基数居全国第9位,并在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锁定中,国家三部委初步锁定额度为安徽省申报数的9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共争取省财政安排农村公路专项资金3.2亿元、水运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并明确“十二五”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支持水运建设。经过积极争取,新增中央投资共计9.5亿元,争取地方新增国债5亿元用于“村村通”工程,争取交通运输部对安徽省的投资较“十五”增长139%。安徽省还率先使用开行资金用于通村公路建设,率先申请使用世行、亚行贷款用于国省道路网改造、内河航运建设。

落实“三个服务”要求取得实质性突破。五年来,坚持服务于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强化交通运输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提出并落实了“路通车通”、“有路必养”、“路站运一体化”的目标任务,“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亮点之一。开展高速公路路线调整和命名,完善指路标识,加强服务区建设,开通了“96333”、“96566”、“12395”、“96369”等服务热线,建设公众出行服务系统。抓住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契机,在全行业范围内推出“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微笑服务,温馨交通”被评为省直机关党建十大创新成果之一,并成为交通运输部力推的行业文化建设品牌。

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公路水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57.2亿人次、客运周转量3830亿人公里、货运量70.5亿吨、货运周转量18072亿吨公里,分别较“十五”增长81.5%、91.3%、206%、580%。民航航线覆盖全国主要城市以及港澳台、韩国、新加坡等地区,合肥、黄山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517.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2万吨,较“十五”分别增长117.6%、36.7%。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一级道路客运企业从无到有、总数达到4家,省市际客运班车中高级车比例达到85%,班线客运公司化经营比例达到56.4%,道路旅游客运公司化经营比例达到90%。全省货运车辆年均增长9.9%,总吨位年均增长17.8%。与2005年相比,港口吞吐能力增长150%,完成吞吐量增长74.8%,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6.5%;营运船舶达到2.9万艘,运力突破2100万载重吨,居全国内河首位,平均吨位达到700吨。全省农村客运车辆1.9万辆、线路4796条,日均发班5万多个班次,乡镇和建制村客车通达率分别为100%和97.2%。

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清理地方性法规4项、政府规章6项,出台了《安徽省港口条例》,修订了《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废止了《安徽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办法》。制定了《安徽省交通行政执法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开通并完善了路政、运政网上审批系统,建立了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全面深入开展路面治超和源头治超工作,全省64个Ⅰ、Ⅱ类治超站、17个流动治超站已建成运行,公路超限超载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加强清理和整顿,道路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出租客运、维修驾培、水运企业资质管理等工作进一步规范。

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基础工作扎实有效,连续5年保持安全形势稳定;严格落实“三把关一监督”职责,道路运输事故次数和人员伤亡持续下降;大力推行“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等制度,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总体稳中趋好。完善了四级应急保障体系,建立了应急物资运力储备、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出台了《安徽省水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水上搜救应急预案》等一批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安徽省发生的重大洪涝灾害、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自然灾害,迅速做好抢通保通工作,及时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建设“创新型行业”,大力促进科技创新。部省科技联合攻关项目硕果累累,鉴定验收科技信息化项目32项,取得专利技术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42项,出台地方标准18项,其中2项上升为行业标准。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南北网并网运行,实现了电子支付功能。安徽省与沪苏赣两省一市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联网,基本完成了省级公路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示范工程、省级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长三角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建设。筹建了省交通信息中心和路警联合指挥中心,初步理顺了行业信息化管理体制。

自身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有2家单位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余瑞青同志作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优秀代表参加建国60周年国庆彩车游行。省厅等2个行业被交通运输部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文明行业, 9家单位被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 14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窗口),140家单位被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还有一大批单位和个人获得各类先进荣誉。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出台了《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惩防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先后制定了50多项反腐倡廉制度规定,构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惩防体系。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公路、运管和海事系统分别举行了岗位大练兵、全员培训、准军事化训练。深入开展了作风整顿暨效能建设专项活动,推进效能建设向机关、向全行业延伸。

(吴敏何松记者陶必福)

新闻推荐

安徽省全面启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样板工程倾力打造“四个能力”精品

本报讯 1月16日上午,马鞍山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孙厚俊带领合肥市高新区消防监督人员来到了蜀山国际大酒店,对酒店附属的钱柜KTV实行临时查封。此举是安徽省于日前启动的打造社会单位消防安全“...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