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传统农业培植新兴产业徽州区科技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内驱”
本报讯 徽州区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中,通过新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和培植新兴产业并举,强力推动农业高效发展。
眼下夏茶采摘已经结束,但徽州区潜口镇唐模“一条龙”茶叶基地却是另一番忙碌景象:基地员工们正在抓紧时间进行茶园培土、培肥、深挖,新埋设的水利管道设施每天喷水四次,新安装的一盏盏杀虫灯到了天黑就亮起来了……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秋茶生产期。唐模“一条龙”茶叶基地原为唐模老茶场,面积1200亩,去年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租赁给黄山谢裕大茶业公司。公司通过项目支持,对唐模茶场进行了全面的科技化、生态化、水利化、机械化、路网化“五化”升级改造,并引入了科技IMP管理技术,实现了唐模老茶场向高科技现代茶园的华丽转身。基地负责人程智成介绍说,原来的茶场一年采春夏两季茶,今年基地可以采四季茶,即春茶、夏茶、秋茶和晚秋茶,预计亩产量由原来的5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500公斤以上。
而在徽州区潜口镇澄塘科技蔬菜基地,一种不用耕地和除草、不用施肥和打药的瓜果无土栽培技术应用首获成功,这里生产出的无籽西瓜和黄瓜尽管价格比普通同类产品高出一倍或三倍,但由于绿色纯天然而倍受消费者的欢迎。所谓无土栽培就是不用土壤,直接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为了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大多采用砾、沙、泥炭、岩棉、锯木屑等作为固定基质。它的好处是省工、节水、效益高(亩效益1万元以上)。无土栽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该区探索出了一条低碳高效特色产业新路子。
近年来,徽州区将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和培植新兴产业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和农技专家、乡土人才的技术优势。在改造传统农业方面:粮食生产上实施了水稻提升行动,完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引进了川香优3号等22个水稻新品种,亩产量增50余公斤;茶叶上实施了万亩生态茶园建设,引进了清洁化生产线,完成了现代茶叶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茶农收入年均递增500元以上;畜牧上建立小区养殖20余个,并兴建了徽州区农业科技园,引导畜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的循环方向发展;在蔬菜上,推广反季节大棚5200亩,占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的12%,效益同比增2倍以上;此外,竹业推广了低产林垦复改造技术,苗木推广快繁技术,蜂业推广种蜂改良等。据统计,近年来,该区在改造传统农业中引进推广新技术达186项,引进优良品种80多个。在培植新兴产业方面,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新科技的引进、消化应用,扶持培植出了油茶等15个新兴产业;通过农业招商,引进了呈坎乌龙茶、西溪南天工健康源出口果蔬、岩寺镇杨桐、东山村烟叶、强英鸭业等9个新兴产业。
通过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和培植新兴产业,如今,徽州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镇)一业”的农业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同时茶业、蔬菜、蜂业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正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阔步前行,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该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双双每年以10%以上速度递增。 ·谢国洪 吕雪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陈洪明报道 6月22日下午,市物价局和市住建委组织召开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及污水处理费调整听证会。在3个多小时的听证会上,来自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直有关部...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