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强接受“五大发展见行动 党代会精神在基层”大型主题采访团采访时强调 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本报讯 11月23日下午,市委书记沈强在市政务中心接受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五大发展见行动 党代会精神在基层”大型主题采访团采访,畅谈淮南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陈儒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秘书长胡东辉出席采访活动。
沈强向采访团介绍了淮南的基本市情。他说,近两年来,淮南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手抓转型发展、一手抓从严治党,在遏制经济下滑、修复政治生态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政治生态不断优化。
沈强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要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淮南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切入点和发力点,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使创新成为淮南最鲜明的特色、最强劲的动力。
沈强指出,要着力创新产业。一方面,坚持以大数据产业基地为引领,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经省政府批准筹建的安徽大数据交易中心,加强与中国航天十二院合作建设卫星综合应用产业园、卫星综合应用系统、航天体验园等6个项目,加强与中兴通讯合作建设中兴华东大数据产业园,加强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酷河马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另一方面,创新转型传统产业。按照省委书记李锦斌提出的要求,打好“四张资源牌”:即打优煤电资源牌,建设煤化工基地;打强数据资源牌,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打好科教资源牌,打造“双创”平台;打响文化资源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沈强说,要着力创新平台。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在淮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加快中科院大气所淮南研究院、中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与中电科八所合作建设光纤光缆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基地,恢复启动投资267亿元的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积极争取中煤集团与皖能集团合作,力争开工建设总投资300亿元、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项目。加快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抢抓证监会注册地在贫困县的企业挂牌上市走绿色通道的机遇,承接产业项目,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02家,协议引进资金470亿元,完成投资190亿元。
沈强介绍,要着力创新融资。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目前,淮南市进入财政部PPP信息平台的项目共计52个,总投资678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位居全省前列。已经排出中兴路、智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等10个项目,总投资241亿元,其中7个PPP项目,明年上半年可望开工建设。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大力推进银政担、税融通、“过桥”贷款,目前共为企业融资39.9亿元,还将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多渠道破解资金制约。
沈强说,要着力创新政策。重点抓好“五有”:一是科技孵化有平台。构建由1个市级孵化器、3个园区孵化器、8个县区孵化器组成的“1+3+8”的创新型孵化器体系。二是“双创”工作有舞台。设立1亿元天使投资基金,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投入力度,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支持安徽理工大学建设“双创”基地。三是招才引智有政策。大力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分别建立7家和10家,市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和10万元,为淮南矿业集团的袁亮院士工作站提供“智慧谷”1.1万平方米的研究场地,市政府每年补贴300万元科研经费。四是扶持企业有实招。市政府设立50亿元的调转促产业引导基金,已投放20.5亿元;设立40亿元土地储备基金,推进去产能工作;大力扶持企业上市。五是招商引资有力度。坚持“三个一”制度(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外出招商一次,市委、市政府每月召开一次项目落实调度会,每月对全市10个县区、园区招商引资情况通报一次),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主动加强与央企、知名名企、上市公司和外企战略合作。
沈强指出,要着力创新落实。突出从转变观念上入手,按照省委书记李锦斌提出的“五破五立”要求,教育引导干部学习苏浙沪、对标苏浙沪。突出从严守纪律上入手,为发展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突出从担当落实上入手,市委按照省委要求,正在着手研究淮南市“五大发展行动”实施方案;继续坚持“四督四保”制度,实行双月经济工作督查和重点项目调度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突出从问责追责上入手,倒逼各级干部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推动淮南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向省委、省政府,向全市382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朱庆磊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汪茂东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做贡献,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足进步。汪茂东坚持以活动为抓手...
寿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