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工:宁愿一身脏 换来万家净
□
李劢
记者
彭婵媛
7月的宜城,已经进入梅雨季节,很多人习惯躺在沙发上不愿出门。还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宜城的美丽而每天与窨井、粪水相伴,一年365日每天在忙碌着,质朴可爱,实实在在。有人把他们比做“地平线下的太阳”,他们是下水道清淤工,也是很多人口中的“掏粪工”。正是由于他们每天的辛勤,才让我们的城市洁净美丽。
赶在大雨前再清一遍窨井和化粪池里的粪渣
7月5日早上8点钟,庞立保师傅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坐着运送粪渣的卡车去干活了,第一站来到的是菱湖新村,这是他们今年第二次来这里清淤了。菱湖新村今年的循环清淤工作已经早早完成,然而因为是一个低矮的老旧小区,一到下雨天化粪池就会漫溢,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在听完最近的天气预报后,庞师傅他们决定在大雨前再给菱湖新村清一遍窨井和化粪池里的粪渣。
庞师傅今年61岁,淮南寿县人,与80多岁瘫痪的老母亲租住在一个城中村30多平米的平房里,离单位不远,为的就是可以照顾母亲。庞师傅有5个工友,他们都是大观区环卫劳动服务站清淤班的成员,每次三人一组作业,这次的工作范围是菱湖新村里的几十口窨井。
过往行人纷纷掩鼻而过,然而他们仿若嗅觉失灵
打开一个井盖,一股呛人的臭味冲出来,井底下的泥状物体咕咕地冒着气泡,庞师傅他们并没有急于动工,“这种气体很复杂,含有甲烷、氢等多种成分,如果一打开就动工,很可能会被里面的气体冲晕,必须排空这些气体,人才能开始干活。”庞师傅说。
待气体排空后,庞师傅和两名同伴开始用长柄的粪瓢将黑色粪渣掏到路面上,然后用铁锹将粪渣铲进黑色塑料桶里运到卡车上。黑色的粪渣在路面上散发着阵阵恶臭,令人作呕,过往行人都纷纷掩鼻而过,然而庞师傅他们仿若嗅觉失灵,一桶一桶机械地抬着粪渣;据介绍,每天他们要运掉100多桶这样的黑色粪渣。
当日室外温度接近40度,不到一会儿几个人就浑身湿透,浸在自己的汗水里。
有些窨井淤泥到脖子位置,低头就会脸上沾满粪渣
菱湖新村1号楼附近的一处与窨井相连的管道发生了堵塞,由于是常规清淤工作,庞师傅他们并没有随身携带防护服,可是堵塞的下水道却让居民生活非常不便。庞师傅没多考虑,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扶着井壁一点点下到了污水里。
污水上面漂浮着粪渣等杂物,好在这是今年第二次清淤,所以井里的水并不是很深,但也漫过了庞师傅的小腿。庞师傅在井里观察了一阵,熟练地将竹条伸入管道;不一会儿,管道就被疏通,庞师傅回到井上,胶靴上沾满粪便。他坐在井边,用手将胶靴里的粪水倒回井里;因为湿滑,胶靴里的鞋垫吸水太多滑落在井里,庞师傅用脚将鞋垫夹上来,然后来到社居委的户外水龙头清洗了一番,就继续干活了。
站在记者旁边的大观区环卫服务站站长杨杰告诉记者,庞师傅是下井最多的清淤师傅,今天的水位比较低,有些还没有进行循环清淤的窨井,淤泥到脖子位置;庞师傅下去后,只能用手摸着管道才能发现问题,一旦不小心低下头就会脸上沾满粪渣。情况好的话事后可以就近清洗一下,情况不好就得等干完活回单位清洗,这时候的粪渣已经干干地贴在脸上了。
“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活,等我们退休了,谁来接替?”
庞师傅他们中多数人都干了十多年,是地地道道的老窨井清淤工人,他们最无奈的是到老旧小区清淤,有些地方的污水管经常会被堵塞,“臭还是次要的,主要是难清,各种生活垃圾混在粪便中。”庞师傅说。
现在庞师傅他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增加清淤工人的福利待遇,让年轻人愿意接替他们工作。庞师傅说,整个清淤班平均年龄60岁,每月拿几百块钱工资,“我们没有什么文化,只能干这些苦差事,可是我们年龄都大了,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活,等我们退休了,谁来接替我们?”庞师傅说。
记者手记:
这是一个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的群体,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了这个城市而无私奉献着。他们不曾抱怨,不曾嫌弃,不管是寒风刺骨的冬天,还是酷暑难耐的夏天,总有他们站在窨井边忙碌的身影。
他们每个月只拿几百元的工资,这些钱或许只是某些人一顿饭、一次唱歌的钱;这样一份职业不受人追捧、不被人看中,或许将来的某一天这个职业将与我们的城市告别,但住在美丽高楼中的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站在粪水中依旧微笑的人们,一定要记住他们曾在老旧小区里来回的身影,记住是他们用最无悔的付出换来我们最整洁的宜城。
新闻推荐
...
寿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