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大王”进军乡村养老市场在寿县众兴镇投资千万兴办老年公寓,已入住30多人
[摘要]在寿县众兴镇投资千万兴办老年公寓,已入住30多人
寿县“养蜂大王”刘学道,砸下1000万,把他心中的“老年公寓”,展现在众兴镇的家乡父老面前,开始了他改变农民养老困境的梦想。
在这个拥有5.6万人口的小镇上,60岁以上老人占近1/5的比例。他们中的大多数,日夜念着奔走在异地他乡的子女,却像村头的老树一样“迈不开步子”,只能守在日渐凋敝的村庄里,独自“安享”晚年。
如果不是前些年突发脑溢血,刘学道70多岁的大娘,似乎也习惯了十多年安静的独居生活。由于老伴过世,唯一的女儿出嫁,如今身患脑溢血后遗症的她,日子过得 “更加安静”。
在刘学道看来,这种安静很可怕:“说不准哪一天过去了都没人知道”。在他的印象里,镇里60岁以上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留守老人,“没有1000也有800”。而他们因为不属于“五保”范畴,进不了公办养老机构……渐渐地,“在镇上建个民办老年公寓”的想法,在他心中愈加坚定。
得知刘学道的“疯狂”想法,家人反对声此起彼伏。 “咱养蜂挣钱不容易,干点啥不行? ”、“农村的老人住不起老年公寓”、“谁会把老人送来?这不是显得自己不尽孝道吗? ”……
然而,在这位见多识广的“养蜂大王”眼里,兴办老年公寓,不仅发展前景良好,也是对家乡老人的“孝”。去年4月,他不顾家人反对,拿出多年积攒和私下筹集的1000万元资金,拆除了自家占地13亩的养蜂场,竖起了“信德老年公寓”的招牌。
随着项目破土动工,刘学道的“农民养老梦”起航了。让他意外的是,工程尚在收尾阶段,就迎来了第一位“住户”:去年年底,82岁的东岳村村民李付堂带着全部家当,“逃离”了孤寂的生活,搬进了公寓。
今年3月初,位于镇南两公里处的老年公寓正式投入使用。这座2层公寓里有30多个房间,每间约30平方米,均配有独立卫生间、洗浴间,并安装了空调,能同时容纳160位老人入住。公寓门前则建成了6千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健身器材、亭台楼阁等样样俱全。已经入住的30多位老人,在18名护工照料下,日子过得悠然自得。
因为入住的对象都是农民,公寓的管理进行了“特殊”处理。考虑到农村老人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刘学道特地把房间里的插座布得高些;参考了全国各地农村民办养老机构价格,他最终定下包括床费、餐费和护理费在内,自理每月860元、半护理1280元和全护理1700元的收费标准;考虑到个别老人家庭困难,他还推出了“优惠、减费、免费”的举措。
来自涧沟镇蒋庙村的回族村民朱忠全,是第一个享受“减免”的幸运者。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这名本应住进公办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无处可归”,刘学道把他接进了公寓,并且只收每月330元的伙食费,还特地为其开了“小灶”。老年公寓的生活,让朱忠全觉得“很舒坦”:不愁吃喝,每天还有专人照顾起居,“要是能再多一些回民那就更好了! ”
由于入住人数不多,再加上“东贴西补”,公寓每个月仅人员工资就要赔上1万多元。谈及现状,刘学道没有任何顾虑。 “最迟到年底,这里肯定住得满满当当。 ”他觉得,农村养老市场的前景广阔。同时,自己的身份也从“老板”变成了“院长”,“这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转变,感觉很不一样。 ”
如今,刘学道梦想的蓝图越绘越大:过了午收,可以容纳500人的新公寓,就会在不远处拔地而起。这座计划中兴建的六层楼,将被打造成集住宿、餐厅、康复医院、护工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公寓。
本报记者 王逸群
新闻推荐
豆腐专业村渐成“白富美”陈郢村新建污水处理站,配备专职保洁员,治理脏乱差
陈郢村新建污水处理站,配备专职保洁员,治理脏乱差
寿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