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人笔下的蚊子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2-06-26 12:06 大字

[文史笔记] 寿县 马从春

蚊子,是一个古老的物种,据说其始祖可以追溯到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时代。小小的蚊子嘴尖若刺,嗜血如命,自从人类有史以来就饱受其害,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让我们的老祖先们也常常深深感叹。人类与蚊子的较量,一直延续到科技发达的今天,翻开浩如烟海的古籍,古人笔下的蚊子,亦多姿多彩。

“蚊虻噆肤,则通昔(夕)不寐矣。 ”两千多年前,《庄子·天运篇》里就记载了让古人夜不能寐的蚊子。大诗人白居易在《蚊蟆》里也说:“斯物虽微细,中人初甚轻。有如肤受谮,久则疮痕成。 ”可见,蚊子虽小,害处却大,是名副其实的害虫。

古人写诗作文,常常以蚊子借题发挥,针砭时弊,讽刺贪官污吏。晚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其蚊子诗中写道:“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 ”诗人通过写蚊子的嗜血本性,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愤慨与不满。而韦楚老的《江上蚊子》曰:“摇狭翅,亚红腹,江边夜起如云哭。请问贪婪一点心,腐肉填腹几多足! ”寥寥数句中,把横征暴敛的当权者的丑恶嘴脸描摹得生动之至。

至于如何驱蚊,古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招数。宋代诗人陆游诗:“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当用扇子无效的时候,就用艾草点燃后驱蚊。清代蒲松龄的《驱蚊歌》中写道:“炉中苍术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 ”在这里,烟熏的方法已经类似于今天的蚊香了。

说到蚊子,不能不提蚊帐,而古人早已有之。唐代元稹有诗云:“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此处所言“蚊厨”,即指蚊帐。清代才子袁枚《秋蚊》曰:“白鸟(蚊子)秋何急,营营若有寻。贪官衰世态,刺客暮年心。附煖还依帐,愁寒更苦吟。怜他小虫豸,也有去来今。 ”这首诗里,也提到了用蚊帐的避蚊之法。

也有不怕蚊子以蚊为乐的,最为著名的当属清代的沈复。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这篇来自《浮生六记》里的《童趣》,已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作者于夏日观蚊当鹤,怡然自得,真是一种难得的悠闲与洒脱。

新闻推荐

全省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召开安徽省学子可享哪些资助?(上)

(上)

寿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古人笔下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