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则企业兴 科技强则产业强“十三五”期间淮南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本报记者 廖凌云

淮河早报 2020-12-21 08:11 大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三五”以来,淮南市科技系统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构建创新发展格局促进淮南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凸显了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近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美好淮南‘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科学技术局负责人围绕淮南“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成就进行了发布。

打造“国字号”创新载体

“十三五”以来,淮南市积极推进四大“国字号”创新载体建设,2018年2月,淮南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大数据产业基础,强化“互联网+创新创业”,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淮南创新发展“排头兵”;2019年4月,安理大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实验室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被确定为首批安徽省实验室;毛集实验区探索形成“以先发理念为引领,以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为支撑,以完善的城市功能为保障”的独具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形成“一心、五园、三社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蔬菜绿色增效示范园、粮食绿色增产示范园、科技推广服务产业园、林果产业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以及桂集、大王、中郢社区)的布局,在2019年科技部考核验收中以全省第一位次通过验收。

五年来,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淮南市先后出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意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支持与大院大所合作若干政策等法律法规,进一步突破制度障碍,调动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

五年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淮南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实现双倍增,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81家增加到2019年的117家,预计今年底超过16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从2015年的47家增加到2019年109家,累计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34家,形成从初创期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科技小巨人”企业到拟上市企业的梯队。

平台建设孵化显著成果

五年来,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淮南市新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8家,总量居全省第4位。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家,截至目前,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0家。

五年来,创新成果取得显著成效。淮南市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6年4.49亿元提高到2019年11.71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6年5.38亿元提高到2019年7.58亿元。在线登记科技成果1205项。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众创空间21家。有52项科技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五年来,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淮南市引进2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淮创办科技企业。大力培育“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在全市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技术创新中的支撑作用。目前在建“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26家,带动企业资金投入6800万元,创造科技成果245项,实现销售收入65579万元,上交税收2022万元。

科技兴则企业兴,科技强则产业强。展望“十四五”,加快自主创新脚步催人奋进,淮南市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贡献科技力量。

新闻推荐

交行淮南谢家集支行成功堵截异地客户异常开卡风险事件

近日,交行淮南谢家集支行成功堵截一起异地客户异常开卡风险事件,及时保护客户的信息及资金安全,有效阻断风险事件的发生。12...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