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死关头,淮南矿业千里驰援

安徽日报 2016-02-01 15:21 大字

1月29日晚,山东平邑石膏矿被困井下36天的4名矿工,从淮南矿业救援队钻探的5号井平安升井——

本报记者 夏海军本报通讯员 王宝证

1月29日晚,山东平邑石膏矿被困井下36天的4名矿工成功获救,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大口径钻孔救出井下被困人员。在这场生死大营救中,被救矿工正是从淮南矿业救援队钻探的5号井平安升井的。

“直到4个人都出来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 ”1月31日清早,刚从事故现场撤出的淮南矿业集团勘探处副处长丁同福告诉记者,淮南矿业组织的救援队伍参加了抢险的全过程,从打井施工到施救出井前后共35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得了成功。

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山东省平邑县保太镇万庄石膏矿井下发生大面积坍塌,当班作业的29名矿工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当天成功救出11人,剩下的18人除1人遇难外,其余17人被困井下。“淮南与山东相隔千里,但矿工兄弟的安危时刻牵动我们的心。事故当天深夜接到国家安监总局的召请,星夜兼程于27日凌晨赶到事故现场。”淮南矿业救援队钻探分队副队长李友俊回忆说。

事故发生第五天,好消息终于传来:4号井井底车场发现4名幸存矿工,他们被困在一段约50米长的巷道内。然而在随后的救援中,救援人员发现所有通往被困人员的通道都被堵死了。“采取地面大口径钻孔救援方式救人成为唯一选择。”丁同福介绍,以往国内只要发生矿难,几乎都是靠救援人员下井,顺着巷道搜救被困人员,而这一次采取地面大口径钻孔救援方式还是国内头一次。

为了增加救援成功率,事故救援指挥部决定,同时施工4号和5号两个大口径钻孔,争取实现“双保险”。其中,淮南矿业救援队承担5号井的施工。人命关天的最紧急时刻,淮南救援队再次被委以重任。丁同福说:“淮南队是依托淮南矿业组建的7个国家级矿山应急救援队之一,有着多次成功抢险救援的经历。淮南矿业还专门抽调勘探处和安装工程分公司的30多名职工为施工打前阵。 ”

大口径钻孔救援难度极大,对技术和设备要求极高。安徽煤监局救援指挥中心主任张向农介绍,在准确判断井下幸存人员位置的基础上,要确保精准钻孔,但是事故巷道塌方严重,又是国内第一次大口径钻孔,没有任何经验,只能靠平时的训练积累。此外,救援通道要打到220米深的巷道,精准度极不好把握,一旦偏离位置后果不堪设想。

事故现场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让救援人员不禁捏了一把汗。丁同福说:“事发矿区上方80米处,有100多万立方米的水,在矿震发生后地层极不稳定,不断出现塌方现象,水、泥浆、砂石不断涌出,施工过程险象环生。 ”

淮南矿业集团勘探处采用国内最先进的RB-T90型大口径救生钻机,钻孔于1月1日先由旋挖钻机开孔,1月7日孔深52米后由救生钻机施工。李友俊介绍,钻孔越往下难度越大,灰岩层、砂岩层、石膏层和石灰岩交替出现,地层软硬岩变换频繁并夹杂溶洞极容易导致钻头打偏,岩石破碎打孔过程中频繁掉块容易卡埋钻,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最终在1月29日晚上与井下巷道联络通道贯通,终孔深度226.25米。由于5号井先于4号井成功贯通,救援指挥部决定:立即通过5号井救人。淮南矿业救援队又担负起用吊车提升被困人员的艰巨任务,伴随一声令下,升井开始。当晚21时20分,第一名矿工顺利升井,随后以平均30分钟左右的时间,另外3名矿工全部顺利升井。被救人员每一次升井,现场都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些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丁同福高兴地说:“看着4个矿工被平安救出,这么多天的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

一位被救的矿工禁不住流着泪说:“天寒地冻,你们远道而来,坚持施救,感谢救援的兄弟姐妹! ”

首次大口径钻孔救援成功,为我国事故救援积攒下宝贵的经验。此前,全球范围内,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魁溪煤矿矿难和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上成功用过。

“本次救援地层复杂程度、施工难度都远超前两例,本次救援可作为一个范例。 ”张向农介绍,在这次救援中淮南矿业救援队成为中坚力量,是继去年底深圳泥石流灾害救援后的第二次出省救援,充分展现了安徽的救援实力,“我们将从财力、物力和训练上继续强化救援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国内一流应急救援铁军。 ”

1月31日21时30分,在淮南西高速路口,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车队刚下高速便就受到热烈欢迎。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成立于1954年,除了承担当地矿区事故救援工作外,还担负着华东六省一市的重特大、特别复杂矿山事故救援工作。本报记者 李博 摄

新闻推荐

新村老街,30多家茶馆

本报记者 孙玉宝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日前,记者来到美丽富饶的焦岗湖畔曹集新村采访,虽然寒风阵阵,但这里却茶香缭绕,温暖如春。曹集新村是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近...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