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传承了悠久历史,光大了特色产业,有力推动淮南市地方经济发展 聚焦品牌,打造淮南城市名片

淮南日报 2019-07-22 09:25 大字

“淮南豆腐”、“潘集酥瓜”、“凤台平菇”成功申报地理商标,淮南牛肉汤、淮南黄心乌、淮南麻黄鸡、板桥草席、淮建西红柿被列为2019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培育对象……

抓地标就是抓品牌、抓地标就是抓经济转型、抓地标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今年以来,淮南市注重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全流程,打造淮南特色城市名片,促进淮南市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挖掘产品,政策扶持促培育

将淮南牛肉汤搬入中央厨房,升级地方小吃品牌,是白蓝集团正在积极筹划的项目,企业将在全国发展餐饮门店,实行直接配送产品和半成品。

为提升淮南牛肉汤的品牌影响力,市市场监管局前往白蓝集团开展“四送一服”进民企活动,通过沟通交流,倾听企业诉求,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改扩建中遇到的食品安全实际问题和困难,力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今年以来,淮南市组织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联合行动,了解淮南市具有原产地域特征、发展潜力大的产品资源,挖掘特色产品,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培育一个”的工作目标,积极谋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并推行相关政策,促进品牌培育。

上半年,全市以申报“淮建西红柿”、“淮南牛肉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中心,已完成“淮建西红柿”申报材料上报工作;安排知识产权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实行“一对一”的精准指导与帮扶,针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宣传拓名,运用效益助发展

在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国际徽商大会、合肥农展、上海农展等会展上,“淮南豆腐”、“潘集酥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放异彩,“潘集酥瓜连皮吃”,成为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淮南市帮扶地标企业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淮南打造“豆腐之乡”、“酥瓜之乡”的城市名片打响知名度。同时组织和引导地理标志合法使用人,运用“专用标志”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以推广应用“专用标志”为契机,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标志助农富农、推进区域经济建设作用,促进淮南市特色产业发展。

网销产品注册商标、打造自主商标品牌、提高农产品差异化……根据农村电商的需求特点,淮南市有关部门送信息、送服务、送法规,积极扶持地理标志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上半年,全市面向基层开展农村电商大走访活动,共走访农村电商27户,召开座谈会4次,受理问题13件已全部解决,有力帮助了农村电商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网销通路。

保护权益,标准规范保质量

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淮南市实施日常巡查和定期专项检查制度,对辖区内企业使用“专用标志”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维护地理标志注册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和特色,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围绕淮南市特色产业——淮南牛肉汤,淮南市上半年完成申报2019年安徽省地方标准修订项目《淮南市牛肉汤制作技术规范》,有力推动了淮南牛肉汤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淮南市以标准化手段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产品品质。严格监管要求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培训、指导农户掌握栽培、管理、贮存等技能,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各地企业、农户、合作社也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以标准化为抓手,积极用地理标志这一“国字号”来武装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倾力打造地理标志这一“世界名片”。

“申报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淮南市不断加大对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每成功申报一个产品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助,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让特色品牌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点金之笔”。

新闻推荐

提案办理有答复

7月9日,凤台县市场监管局召开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座谈会。县政协副主席李振锋,县人大、政协有关委室负责人及部分人大代表...

凤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