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 皖北煤电蹲点记⑤】“远征”异地
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皖北煤电集团麾下的很多煤矿都面临着新的选择。
一些煤矿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向外拓展煤矿托管业务——依托自身的技术、管理、人才等比较优势,以成建制的方式对一些民营煤矿进行整体托管,实现从“提供煤炭产品”向“为煤矿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转变。
于是,一批职工成建制地开拔到异地谋生。在皖北煤电的管理层看来,这既是去产能中的转岗分流,同时也给将来的企业转型留下了可用之才。
(一)
山西省雄山振义煤业地处该省长治县八义镇岔口村,207国道东侧。
3月17日,8辆大巴车载着350名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矿职工,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出发,一路向北行驶。经过大约10个小时的行程,下午6点半左右,车队到达了振义煤矿。
隶属于山西长治县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的振义煤矿,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的整合保留矿。去年12月,该煤矿停产。皖北煤电集团获悉后与雄山集团取得联系,双方最终达成托管协议。振义矿除留下极少数人员外,其生产人员几乎全部来自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矿。
“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出人去对方煤矿挖煤,出一吨煤给我们多少钱。我们不是提供煤炭产品,而是提供生产性服务。”皖北煤电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汪永茂说。
作为一种新业态,皖北煤电集团早在2005年时就开始发展煤矿托管业务了。
掘进队队长史胜洪此前已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两年前,他和一批工友在山西昌恒煤矿工作过一年多时间。此番接到矿上要求再来山西,史胜洪并不感到意外。从去产能的形势来看,矿上必须有一部分人要“走出去”。
尽管之前已有思想准备,史胜洪还是被现场的状况震惊了。已经停产好几个月的振义煤矿一片破败景象,生产工具七零八落,就连职工宿舍里的柜子也破烂不堪。
在振义矿,史胜洪的掘进二队共有42人,其中30人都和史胜洪一样有在外工作的经验,剩下的10多人是听到消息后主动报名参加的。根据任楼矿制定的内部政策,同为一线职工,去山西工作可以获得比在任楼矿多一倍的工资。
(二)
来到矿上的第二天,史胜洪下井了解情况。没有小火车,也没有乘运车,井下25度至30度的爬坡随处可见。这是史胜洪经历过的“消耗体力最大的一个矿井”。
在地面参加岗前培训的职工人还没下井,各种议论就已经沸腾了。这些从任楼矿综采三区和综掘一区成建制过来的职工大多三十来岁。他们既想念自己的家人,又担心水土不服,更害怕不能正常生产而拿不到预想的工资。
“职工反映的任何问题,能解决的立刻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限时解决。”分管机电的副矿长马强告诉记者,这是矿上对所有管理人员的统一要求。
比这更严的要求是,所有管理人员都全天候工作,双休日也必须坚持上班。并且,管理人员全部打破岗位界限,“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马强之前在任楼矿担任机电科支部书记。来到振义矿后,马强不仅是机电矿长,也是机运科科长及支部书记。综掘一区副区长孟杰则同时要负责掘进、安检、机电等多项工作。
矿长王修启更是身先士卒,一天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累得嗓子说不出来话。
管理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职工的生活问题。机电科的人帮助把宿舍里破损的柜子修好,从任楼矿带过去的厨师根据当地食材烹制出了符合职工们口味的食品,10多间“夫妻房”也建起来了。
矿上还分别与老家的客运公司商定好,根据职工们休班情况,采取包车的方式接送职工。
一个星期之后,职工们的思想渐渐稳定了下来。
(三)
“五一”期间,没有回家的职工们参加了雄山集团的联谊活动。这让“远征”的矿工在当地找到了一些归属感。
最让职工们感到高兴的,是“与过去一样的工作节奏”。经过前期短暂的调整与适应后,掘进队采用爆破掘进的方式,一个圆班(即24个小时)可以掘进8米。这比振义煤矿之前的生产速度提高一倍多。并且,现在每天2000多吨的产煤量也大大高于过去不到1000吨的日产量。
之前萦绕在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在矿工们看来,只要能多出煤、出好煤,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振义矿周边群山起伏,职工们在休息时会到周边的山上转一转。听说矿山的无线网络也要开始全覆盖了,职工们都很兴奋。
振义矿高效率恢复生产的捷报传到皖北煤电集团后,整个集团也为之一振。“困难这么大的煤矿都能被我们‘整活\’,我们还怕什么?”
汪永茂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目前皖北煤电集团正在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积极联系,希望能“托管”更多的煤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22日上午,在高亢的国歌声中,纪念濉溪县政协成立三十周年大会隆重召开。淮北市、濉溪县领导同政协各参加单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县政协离退休老干部、部分政协委员及各...
濉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濉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