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造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 ——贺州市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扫描

贺州日报 2013-10-17 08:41 大字

□黎江黄锦维汤彩燕

近年来,贺州市围绕“解决突出问题、规范党建工作,强化核心作用、提升服务水平”的主题,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群众。

实施“入屯上链进城联网”工程

贺州市探索在有3名以上党员的自然村(屯)成立党支部,按照“支部+协会”、“支部+基地”等模式,在产业协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固定集中的城镇区域(“两新组织”)组建长期或临时党支部;探索建立具有传统实体党组织部管理、教育、服务等功能的“网络党支部”。目前,全市已在示范基地、产业协会、产业园区建立党支部65个,升格为村党委或党总支128个,建立联合党支部32个,新建“网络党支部”7个。

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贺州市着眼于探索城镇化加速推进条件下提升基层党建服务水平的新模式新途径,在农村群众聚居的地方,打破行政区域,按照就近聚集、方便服务的原则,采取“1+X”的模式,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整合各方资源,建立集“党员服务、社区服务、农事服务”等为一体的服务型农村社区,加强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探索建设幸福院,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城镇社区的服务。目前,已在5个县(区、管理区)的10个村建立了新型农村社区。贺州被国家民政部列为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

推行民警挂任“村官”制度

贺州市着眼于增强服务农村的工作力量,推动和谐乡村建设,实行一村一警,共选派400多名民警分赴各个乡村和社区挂任村官。民警村官到任后,迅速发挥了“八大员”的作用:即熟悉辖区情况的信息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治安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违法犯罪案件的侦查员、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的护航员、为民办好事实事的服务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员。这一模式已成为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品牌抓手,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的肯定。

畅通党员服务“绿色通道”

贺州市着眼于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给群众带来实惠,贺州市创新“结对扶贫我先行”、“情系家乡共建小康”等活动,深化农事村办工作载体,努力探索听取民意途径、畅通民情渠道、打通便民机制、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去年4月份,贺州市经过层层选拔,共派出170名优秀的年轻干部到170个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据统计,驻村一年多来,各级选派的“第一书记”共走访群众1.5万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290篇,撰写“驻村日记”和“民情日记”1.1万余篇,培育优势特色产业381个,帮助群众修水利215公里,解决安全饮水问题122个,带动24672名农民实现创业就业。富川瑶族自治县推行“民情联解”工作法,投入1000万元民情联解资金,解决大项目覆盖不到的民生问题,让干部下基层有底气、群众在基层有盼头;昭平县开展“双联双解双促”活动,大力推行“干部驻村工作日”制度,解决当前党员干部在开展基层工作中存在的“联系不紧、调研不实、民情不清、落实不力、反馈不佳”等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钟山县深化“民情直通车”,将县、乡工作职能和服务平台前移到村屯,为群众提供各种便捷服务。今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在开展服务基层群众活动中,共整合资金5000多万元,为农村基层群众办理农事17000多件,为农村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9000余个。

探索“省际党建联动示范区”区域化党建模式

为加强区域化党建交流,使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贺州市与永州、肇庆、清远三市联手建设湘粤桂“省际党建联动示范区”,通过“六个联”(组织联建、党员联动、干部联培、人才联享、产业联育、稳定联抓)全面加强相互合作,努力构建省际党建工作新格局。今年7月1日,贺州、肇庆分别成立了1个省际村级联合党支部和1个省际公安交通管理联合党支部,共有党员41名。

新闻推荐

幸福,在瑶乡蔓延 ——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下湾村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刘新轩通讯员廖煜彧金秋时节,最是橙黄橘绿时。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下湾村里,四通八达的村间水泥道路与城乡紧密相连,100多栋灰瓦白墙、瑶族民居特色鲜明的钢筋水泥...

富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川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