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幸福,在瑶乡蔓延 ——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下湾村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贺州日报 2013-10-26 08:40 大字

□本报记者刘新轩

通讯员廖煜彧

金秋时节,最是橙黄橘绿时。

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下湾村里,四通八达的村间水泥道路与城乡紧密相连,100多栋灰瓦白墙、瑶族民居特色鲜明的钢筋水泥楼房整齐林立,掩映在群山叠翠中,勤劳的青壮年村民在山冈的果园劳作,安享晚年的老人在庭院绿地中怡然自得地休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村画卷。水泥路通车了,社区服务中心建好了,瑶族鼓楼落成了,村容村貌变好了,特色产业形成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下湾人沉浸在浓浓的幸福之中。

看今朝,旖旎风光秀,幸福来敲门。但谁曾想到,昔日的下湾村,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村庄布局和卫生环境状况脏乱差;农民群众收入单一,增收缓慢,行路难、灌溉难等问题突出,“空心村”现象严重。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00元,比该县平均水平低1683元,仅相当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的60.94%,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一年一变化,两年大变样,力争用三年时间把下湾村打造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脱贫致富示范村。”2012年2月,下湾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广西“十二五”时期第一批整村推进的贫困村,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林念修亲自挂点联系下湾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并提出了攻坚目标,由此拉开了下湾村嬗变序幕。

打好攻坚战,摸清情况是前提。2012年2月以来,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林念修率自治区对口帮扶部门先后多次来到下湾村访贫问苦、开展调研,自治区、市、县、乡调研组深入下湾村摸清调查贫困现状和症结,找准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理清了开展扶贫攻坚的工作思路。

通过调研掌握情况,自治区、市、县、乡对下湾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等三大方面进行科学规划,编制了《下湾村三年扶贫开发规划》,经过四次会议研究审定。《规划》涉及产业培育、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劳动技能培训、瑶族特色村落建设、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农田改造、生态建设等九个方面35个项目,总投资8807.91万元。

扶危助困的情怀,化作了一项项的具体行动。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整合资源、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对下湾村重点实施土地整治、道路通达、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环境整治、瑶族村落安居、沼气集中供气、农村安全饮水与农田灌溉等“九大工程”,(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全方位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为确保扶贫攻坚工作顺利有序推进,富川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同时抽调精兵强将长期驻扎下湾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建设,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广泛调动群众投身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等不靠先干起来。

很快,危房改造、村容整治、产业开发……一个个项目相继启动。村民群众自发自愿拆除危旧房及场地平整30000多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群众投工投劳1000多人次,主动无偿让出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林地、果园、菜园、宅基地等自用土地约128亩;新建房屋104座,风貌改造97座;硬化村道2900米;新修机耕道3000米;新建引水渠、排污管道、污水处理池等配套设施;新建村大门、村部楼、敬老院、篮球场、鼓楼、接龙桥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针对下湾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村民自发将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江河纳入村规民约,合理利用本村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保洁经费,实现了垃圾不出村,建设洁净下湾。

产业开发既是扶贫攻坚的有力支撑,也是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的关键所在。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林念修在下湾村调研时曾多次指出,下湾村的扶贫开发就是要探索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村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更大力度地带动下湾村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要想富,产业助。下湾村制定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产业扶贫目标。下湾村群众大胆探索农村土地整合流转,全村128户516人自愿对1228亩荒坡地、低产林进行土地整合流转,统一种植脐橙,建起了下源千亩脐橙基地。在自治区领导的穿针引线下,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华润五丰行企业,广西幸福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先后进驻下湾村,投资建设优质有机蔬菜基地和名贵中草药铁皮石斛基地,进行产业帮扶。在企业的引导和带动下,下湾村成立了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协助企业建设标准化的脐橙基地、果蔬基地和农产品物流基地。通过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多元化投入的方式,对全村的土地、劳力、资金、技术进行了优化合理配置,实现了当地农业发展模式向可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方向转变,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大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咱村哪儿不如城?”面对采访,在新房门前平整道路的村民陈玉恩用骄傲的口吻对记者说道。在今年下湾村实施的房屋改造项目中,陈玉恩拆掉了老房子,建起了占地12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洋楼。“以前人畜共居、污水横流的环境现在被干净整洁的村容环境代替,村子的发展规划效果图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说起村里这一两年的变化,他如数家珍、赞不绝口。

基础设施好了,产业起来了,下湾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有数据显示:2011年,下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00元;2012年达到了3657元,同比增长30%;2013年预计可达5580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有几对新人原本在外打工,现“打道回营”安心寻谋发家致富路了。

三年扶贫攻坚时间过半,路从泥泞走到了美景。幸福,在瑶乡蔓延……如今的下湾村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继续迈进。

新闻推荐

共同描绘未来10年“富川蓝图” 富川瑶族自治县3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隆重举行

本报讯(记者汪永虎)11月18日下午,富川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在该县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座谈会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富民强县”的总体战略,探讨富川如何立足县情、发挥优势,以...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