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日寇入侵,少年投笔从戎

牡丹晚报 2015-06-13 20:45 大字

牡丹晚报记者 仝志华 冯 锴 实习生 谭伟玲

常邦国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人人敬仰的教书先生,但因家境贫困,上完初级小学后不得不准备回家务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考上了镇上的高级小学,一度让他感觉距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了一步。然而,日寇的侵略却不得不使他的梦想再次搁浅,投笔从戎走上了抗战的道路。

改变人生的一次“意外”

常邦国1925年5月出生于鄄城县旧城镇,他的父亲在村里教私塾,比较受村民们的敬仰,父亲可以说是常邦国儿时的偶像。

常邦国8岁的时候进入本镇的初级小学读书,1936年冬季毕业。然而,因为家境贫困,他放弃了去高级小学继续就读的想法,准备在乡务农。1937年5月,常邦国到鄄城县城里探亲时,亲戚邻家几名伙伴正准备到崇兴镇(当时鄄城县城关被称为崇兴镇)的高级小学报名投考,还动员常邦国一起去报名。由于当时常邦国已从初级小学毕业半年,期间没有看过书、动过纸笔。但在伙伴们的劝说下,他还是借来笔砚,抱着侥幸心理去试了一下。

当天下着蒙蒙细雨,考试中,常邦国写了一篇名为 《冒雨投考记》的作文。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被录取了。这次“意外”的机会让他有了进一步求学的机会,回家后说服了父母,他要继续上学。同时,他也有了更大的 “野心”,高小毕业后要继续读中学,将来成为一名人们尊重的小学教员。

对于这次 “意外”,常邦国认为是自己人生关键的一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次被高小录取不仅使他得到一次继续求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次机会让他迅速卷入政治活动的激流中,从而跨进了革命生涯的门槛。

抗战种子发芽

被“意外”录取后,高小就放了暑假。

暑假期间,菏泽却发生了7级地震,由于高小校舍损毁严重,一直到当年晚秋时节才开学。报到过后,还没来得及休息,他们便接到学校紧急通知,全体师生到广场集合。从校长费子厚严肃的面孔中,常邦国感觉有大事要宣布。

果然,费子厚开门见山地说,当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由于当时消息传播途径少,常邦国和同学们一样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感觉无比震惊。在费子厚激昂的演讲中,全校师生对日寇的仇恨顷刻迸发出来,爱国、救国的心情油然而生。

“此刻,我也暗下决心:打日本,救中国,誓死不当亡国奴!”回想起当时的心情,常邦国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抗战的种子在年仅12岁的常邦国心中悄然发芽。

走出校门宣传抗日

常邦国在回忆录中描述,鄄城县抗日气氛最浓的地方要数崇兴镇,而他们学校又是抗日热潮的中心,在校长费子厚的带领下,学校抗日情绪异常高涨。

费子厚出身普通农家,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抗日救国情绪极高,深受学生爱戴。早在抗战爆发前,他就与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抗战爆发后,费子厚就积极联系共产党方面的人到学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常邦国回忆,当时抗日气氛最为浓重的活动是学唱抗日歌曲,学校还特意成立了“歌咏队”,常邦国被选为队员,先后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几十首抗日救亡歌曲。

随后,常邦国和同学们开始走出校门,到社会上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从城里到乡下,宣传抗战形势,揭露日寇烧杀抢掠的罪行,号召群众奋起抗战。为了吸引群众,费子厚还组织学生成立抗日救国话剧团,排练了《放下你的鞭子》、《咆哮的罗家楼》、《流浪儿》等反映遭受日寇侵略地区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剧目。常邦国是《流浪儿》的主角,演出时边唱边热泪盈眶,感染了许多观众。

加入“读书会”,跨出人生重要一步

随着常邦国所在话剧团名气越来越大,他们开始到越来越远的地方演出。在此期间,常邦国迎来人生中一个重要事件,这件事是他今后参加革命事业跨出的重要一步。

常邦国跟随话剧团到鄄城县刘双楼演出时,在费子厚的介绍下,他参加了青年读书救国会(简称“读书会”,是青年抗日救国会的前身)。读书会实际上是鄄城县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目的是团结一些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并将其引上革命的道路。抗战前期,该团体在发动群众、团结教育青年知识分子、宣传抗日救国、参军支前、挖路截粮以及配合主力部队的反扫荡、游击战、保卫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青年的先锋带头作用;在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扩大抗日根据地,教育培养革命干部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此,常邦国和中共地下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又在以后参加了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鄄城县教导大队民运工作队。

放弃学业,投笔从戎

1938年,鄄城县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军突破国民党把守的黄河防线,开始进入鄄城县。

“日本鬼子过黄河了!”常邦国清楚地记得,1938年5月12日凌晨,他被枪炮声惊醒,跑到大街上听人这样喊着。常邦国随着外逃的人流跑到城西南一个村庄,一天后被大哥领回了旧城镇的家里。后来,他才听说国民党把守黄河防线的二十三师遭到日军进攻时,多数官兵只进行了短暂的抵抗便撤离战场,更有两个旅不战而逃。日军轻易渡过黄河,在旧城镇武西村驻扎21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鄄城及周边地区很快沦为了敌后。

直到1939年,鄄城县及鲁西平原的抗战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机。当年,八路军主力部队挺进鲁西地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展开了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部队在东进途中,曾在鄄城县短时间驻扎,常邦国也亲眼见到了这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和气可亲”是八路军留给常邦国的第一印象,而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八路军接连打击日寇、汉奸部队,取得了可喜战绩,更让常邦国认识到八路军是真正抗日的队伍。“这像天边刮来的一阵清风,吹散了长期笼罩在我脑际的阴霾,使我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光明前景,更坚定了我投身抗日救国运动的意志。”常邦国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1940年春节后,高小毕业的常邦国回到县城,目的是想到鄄城联中继续学业。不久后的一天夜里,他忽然听到外面枪声大作,天亮后出门就看到街上有许多八路军,得知鄄城县第一次得到了解放,鄄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几天后成立。同时,他还看到了攻克鄄城县时八路军牺牲战士的遗体,不禁对八路军充满了崇敬之情。这也让他打消了上联中的念头,萌发了参加革命的想法。

当年5月4日,在 “读书会”的基础上,鄄城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发动群众配合八路军工作。常邦国被选举为生活改善部部长,成为他正式参加革命斗争工作的标志。 

新闻推荐

没被载入“正史”的抗战英雄

牡丹晚报记者 姜培军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英雄”...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