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副刊情结,我的副刊情结
□ 曾海波
匆匆人生中,我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刊写作者,我只是想把茶余饭后的、滴着墨水的文字,发送到副刊上,通过这项劳动,让我的心灵,得以栖息,得以片刻的慰藉,所以,副刊与我,充满了一种解不开的情结。
在我国的报纸副刊大军中,想来,我还算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坚持给报纸副刊投稿,让我觉得,在家乡这块土地上,还有一些我的朋友,我的文字还有人看,想起来特别亲切,就将身上的病痛,一扫而空,特别是坐公共汽车,送稿子到城关镇文印室打印时,想象出随时都有我的一些读者朋友的存在吧。
副刊的文字,因为版面所限,大多是千字文,其实说清楚一件事,表述透一种感情,传递出一个思想,不需要那些结结巴巴的冗庸赘述,而今,副刊因广告抢占版面,内容大为减少,而更多的文字,更多的练笔者,只能躺在写作者的灵魂里,只能装在投稿者的思想中,而更多的人,也没有收藏报纸的习惯,这就注定了报纸的副刊,将会被拾荒者送到回收站,送到车间回锅炉化为纸浆。这也是副刊日渐萎缩的缘故吧。
停笔遥思的那一刻,总爱把思绪停留在渐行渐远的回忆中,如同被遗憾的乌云遮盖的村庄。岁月的尘埃可以淹没一切,唯有跋涉前行,让故乡的泥土繁衍我的痴情和忠诚,得到些许慰藉。一张报纸的副刊,它是安静的,躺着不动声色的,好比夏天的清溪、树荫下纳凉的人们,寻根访古,澄静悠远,带来深长的意境……副刊是远远比不上新闻栏目的新鲜、新奇的。
人生就是一瓶剧烈晃荡的水,到了中年就慢慢沉淀下来。梁实秋说: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愿做的事。 ”我看过了大红大紫,五彩缤纷,经历过熙熙攘攘的喧哗,现在由张扬转入内敛,由急促转入舒缓,由躁动归于平静,这时刻我就想,沿着秋色迷离的乡村阡陌缓缓而行,走进恬淡的时光深处,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归宿,其实像我这样的副刊写作者,难登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是想,与副刊一道触摸家乡烟火的气息,故乡乡土味浓的生活,在副刊上找些乐趣而已。
新闻推荐
...
东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