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三十载 小葫芦绘出大天地 省级非遗传承人郑小良讲述他与葫芦烙画的故事
郑小良展示作品。
葫芦,因谐音“福禄”,自古以来被民间视为吉祥之物,在葫芦上作画更是一门流传民间已久的传统技艺。时光流转至今天,在合肥,也有一位专门在葫芦上烙画的人,他叫郑小良。烙铁代笔,以火为墨,一画就是三十载时光。近日,合肥报业全媒体《社区大咖秀》栏目组来到郑小良工作室,听这位省级非遗传承人讲述他与葫芦烙画的故事。
缘起兴趣 忠于热爱
走进位于裕丰花市的郑小良画廊,不大的店面里摆满了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葫芦,捻着葫芦藤轻轻转一圈,你会看见或绘着人物、或山水风景、或飞鸟走兽等图案,小小的葫芦上竟蕴含着万千世界。
见到记者,郑小良兴致勃勃地拿出变温器、烙笔、各种粗细的笔头……一一摆好,一手调试着烙笔温度,一手细细描绘,不一会儿,一匹骏马呼之欲出,灵动十足。
郑小良告诉记者,葫芦烙画看似简单,用烙笔画出同毛笔作画一样的神韵来实属不易,需要一定的画画基础。从小学画画的郑小良,十几岁开始便在报纸上发表插画。1982年毕业后,郑小良来到当时号称“花园工厂”的合肥工艺美术厂担任设计师。在火笔画车间,郑小良第一次被烙画深深吸引,拿起电烙笔,郑小良一画就上了瘾,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1992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小良与葫芦结下不解之缘。这一年,广州举办中华百绝博览会,挑选一百个有绝活的奇人去展示看家本领,“烙画一绝”的郑小良也被邀请前去。展览之余,郑小良到展会上转了一圈,看到有人在葫芦上烙画,立刻被惊艳到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葫芦上也能烙画,想着自己有美术功底,就决定要试上一试。”于是,郑小良找那人买了四五个白葫芦,回来后便一门心思扑在了葫芦上。
耗费一年 大作才成
即使有多年的国画基础和烙画经验,郑小良还是觉得,葫芦烙画难度不小。由于笔法不熟,画出的线条弯弯曲曲,也不流畅,郑小良画废了不少葫芦。
慢慢的郑小良摸索出了诀窍,找到感觉后烙起画来更加得心应手。而后他又将自己的国画基础优势发挥到极致,运用传统线描的技法,让每件作品既有国画的深浅韵味,又有浮雕的效果。
有一次,一个台湾朋友给他带来了几只品相好的酒葫芦,郑小良画了三个,留下一个最好的,开始潜心创作,后来便有了《五百罗汉》这一大作。
让密集的人物在葫芦上显得丰满又不拥挤,着实花费了郑小良不少心思和功夫。“从最开始挑选葫芦,到构图布局,再到用铅笔打稿轮廓、更换烙笔笔头,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郑小良向记者展示了《五百罗汉》的平面图,一个大约20厘米大小的葫芦上,每一位罗汉的脸庞只有绿豆般大小,神情、姿态、衣饰各不相同,栩栩如生。“这么多的人物,又过于微小,眼睛都看不清线条了,稍微一愣神一笔画错,整个葫芦就要作废。”画到后来,细小的人物已经不用郑小良双眼紧盯,五官、神情全在他心中,凭手感就能绘出。前前后后花费一年时间,郑小良终于创作出《五百罗汉》。这件开创了微型烙画先河的艺术品也被选中参加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展,并被收纳集册。
非遗文化 匠心传承
一只葫芦,一支烙笔,凭借30年的匠心独运和创作不辍,郑小良在2006年、2007年被评为安徽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非遗传承人。默默坚守着这门艺术的同时,郑小良也希望有人能接过自己手中的烙笔,让中华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现在,国家和安徽省文化厅非常重视非遗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门技艺,尤其是年轻人。”为了把中国传统技艺发扬下去,郑小良带着自己的这门手艺走进学校、社区,在合肥市文化馆每年暑期举办的非遗培训班里,郑小良倾囊相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葫芦烙画。
谈及未来的路,郑小良表示,如果传人难觅,那就继续坚守这一方小天地。“不求做大,但求做精。我想把烙画这条路走得更远,一直走下去。”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琪
新闻推荐
近日,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翠竹园社区和谐家园小区的近700平米的睦邻点正式投入使用。看着焕然一新的活动用房,居...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