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服务来了合肥市“三点半”样板再升级 破旧立新,提质增效,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330课程”再探校内托管新模式

江淮晨报 2019-04-02 09:28 大字

书法教室里孩子们正在练习书法。

专心听课,增长知识。

陶艺课上,只做自己的作品。

自“330课程”开设武术课后,越来越多孩子爱上了这项传统文化。

聘请专业教师教授戏曲课。

特色腰鼓。

3月18日,合肥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落实“三点半课后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合肥市所有小学将推行校内托管服务。那么,校内托管服务如何实行?课程怎么设置?师资配置如何解决?课程管理如何实施?2018年作为全市第一批试点学校的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的“330课程”,被全市作为“三点半课程”样本进行推广。

一年多来,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在探索出“弹性离校、自助点单”的创新做法后,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积极总结实践经验,从课程建设背景、课程育人目标,课程设置及实施,课程管理措施,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继续深度化探索实践,进一步做好课程规划方案,包括课程实施、跟进、反馈及评价等一系列课程操作行为。如今,昔日的全市“三点半课程”样板升级成为了2.0版本,从关注数量到注重质量,从总结经验到形成模式,破旧立新的琥珀名城小学再次将“三点半课程”推到了新高度。

四大课程延伸课堂内涵课程品质再提升

2018年5月,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是合肥市第一批“三点半”课后服务试点学校,该校开始结合学校社团、少年宫和校本课程架设“330课程”,在实践中寻求突破,率先全市提出了“弹性离校”“自助点单”的创新做法,受到了广泛好评。唯进步不止步,2019年,该校秉承“儿童立场,本真教育”的办学思想,对原有课程进行了全面整合与提升。目前琥珀名城小学本部除了六年级之外,其他孩子参与率达到了100%。

从数量转为质量

“去年,学校开设的330课程一度达到了87门,今年我们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和满足个性需求,对原来课程进行了更新、整合和补充,推出93门课程。”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崔世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说2018年试点时孩子选择“330课程”是有实际需求门槛的话,那今年的“330课程”可以说是全校普及性的,只要孩子与家长有校内托管的需求,都可以参与进来。

翻开该校的“330课程”表,93门课程中既有特色品质课程,如花艺、腰鼓、武术、陶艺、泥塑、太极拳、轮滑、戏曲、啦啦操、民族舞等,又针对性地选择了多门高端素养课程,如3D打印、益智桌游、Migo bot等。课程范畴涉及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生态环保、生命健康、阳光心理、劳动实践等,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课程需求。

今年,瑶海区少儿民族乐团即将在琥珀名城小学挂牌。届时,依托民乐团,学校将开设更多精品课程,具体涉及到琵琶、古筝、二胡、扬琴等,虽然这些课目前在“330课程”里都有体现,但是属于普及版本,民乐团成立后,学校将会优选一些有特长的孩子进行专门课程培训,这些课程都会聘请专业教师前来执教。

从外延转向内涵

课程品质关键在老师,为保证孩子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琥珀名城小学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了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开设了四大类课程,确保学生学得尽兴、学得开心。

“教师强不强,专不专直接影响‘三点半’课程落实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目前,‘330课程’分设了四大类课程:校内专业教师项目课程为主,校外聘任教师课程为辅,公益课程补充,家长课程协助。”崔世峰校长介绍说。2018年,该校的“330课程”主要是依托校内专业教师来上课,除了系统课程之外,还有许多的课外活动。升级后的“330课程”更加注重课程内涵,由学校课程建设中心把关,建设了一支和谐、合作、研究的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以教师项目课程为例,是教师根据特长、兴趣和爱好来申请开设的,这也是辅导教师的专属课程。即教师除了自己的个人学科教学以外,都会积极开发一门属于自己的“项目课程”,“项目课程”分批分段上线,每学期学校对教师课程进行考核评定,并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提升了“330课程”的品质。

而公益课程主要是与妇联、环保、社区等相关机构和部门合作开办的,课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生活常识。家长课程则主要是依托于学校的家长学校,邀请一些富有责任心、又有特长的家长开设的课程,其所开设的课程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目前,类似于编制、烘焙、插花等课程已经在准备中。

除了师资力量的配备,该校还在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助力课程品质再提升。目前,学校建设有陶艺馆、文明上网中心、“妙笔生花”书画室、“高山流水”音乐室、“手不释卷”电子阅览室、“卓尔不凡”科学实验室、“别出心裁”手工制作室等,从硬件配备上为更多孩子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大举措破解师资配置保障机制再升级

“去年我们的教师总数在150人,有114位老师参与‘330课程’,今年我们教师总是达到了220人,参与教师也随之增加到了180人。”琥珀名城小学教师参与三点半课程为什么比率这么高?学校是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实施三点半课程的学校很多,但师资配置却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学校集体研究为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谋划,并出台实施了四大举措,保障了“330课程”更加健康有序地实施。

直面问题,对症下药

“‘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最现实的问题是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延长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崔世峰表示,课后服务工作不是一项基本的教育公共服务,是学校和老师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后根据家长需求提供的一种额外服务。随之而来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如教师工作量加重、学校管理压力加大。短时间的依靠教师发扬风格和奉献精神可以,久而久之,积极性被殆尽,持续性被疲软,更不会取得什么创造性成果,往往课程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所以,学校要主动考虑教师的付出,让付出有多种途径的获得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那费用从何而来?开设收费课程可不可行?学校组织教师们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一致决定,坚持“330课程”的公益性,尽量不给家长和孩子添加任何的额外负担。

解决问题就要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而这个问题最关键的点就是老师究竟在意什么?如果是心甘情愿做的事情,就算是没有报酬老师也会坚持。如果老师在意的是收入,那么可以通过什么措施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只有对症下药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调查摸索,琥珀名城小学探索出了一条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四大举措,分层保障

“93门‘330课程’不是随意设置的,首先它是建立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的。”调研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喜爱需求,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教师的特长和爱好,也就是所谓的双向调研。调研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校申报一个课程项目,学校经过综合考虑后,会给老师下发《330专属课程认领书》。

“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老师认领课程,我们至少考虑到了两个维度。”一是充分发挥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先锋示范作用,让他们主动担当。二是让专业老师充分发挥特长,在主动申请的同时,学校会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尽力搭建好平台,让他们的专长得以展示,让他们把最大的潜能与价值发挥出来,获得职业的幸福感。

汪明明是学校四(4)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作为一个软笔书法的忠实爱好者,她向学校申请了软笔书法课程,“我自己喜欢,孩子们也充满了热情与喜爱,我觉得每一次上‘330课程’,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为了让学校更多的孩子对软笔书法产生兴趣,汪明明在自己的班级特地打了招呼,让孩子们不要看自己的面子来选择软笔书法课,“因为我平时在班级也开设了软笔书法课,所以希望他们能够把名额让给其他同学。”很显然,在琥珀名城小学,像汪明明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在“330课程”中找到了幸福感与获得感。

当然,不能凭借着喜欢就能空耗教师的责任感与积极性,为此,学校还修改了考评机制,将“330课程”教学与绩效相挂钩,对授课老师进行相应的补偿。其次,学校还参考了少年宫的薪资,按照其标准对授课教师发放专项经费。

有无私奉献引领示范、有发挥价值获得成就、有绩效考核奖励加持、有经费保底保证权益,四大举措彻底解决了该校三点半课堂的师资配置问题,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大方式保证实施得当,管理方式再精细

专业教师到位了,品质课程架设起来了,但“三点半课程”还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因为对于灵活多变的“三点半”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既然是弹性离校,那如何做到因人而异设置合理课程时长?既然是自助点单,那如何破解选题不一带来的困扰?还有管理不力、责任不明的问题又应该有什么对策?通过合理规划、多维监管、学术引领、责任明确等措施,琥珀名城小学开创性地探索出了新出路。

管理前置,合理规划

学校依托课程建设中心,对“330课程”进行了详细的设置。“就拿时间来说,因为试行弹性离校,所以我们也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了不同的课程时间,比如现在实行的课程中,最早是15:35上课16:15下课,最迟的是15:50上课16:50下课。”该校课程建设中心负责人谢军介绍说,每个课程的时间段安排不一,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挑选课程。

同样,学校利用区教体局开设的“课后三点半”手机APP,对自助点单进行前置规划。“所有课程全部挂在网上,学生和家长注册登录后即可自愿选择、自主选课。”谢军表示,学校一方面结合“课后三点半”平台提供的素养课程,并以“课后三点半”APP为依托,在历经了分批次的课程实施的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多方面深度化的整合和改进,开设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科目设置。

此外,学校还专门组织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项目化课程培训和研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也会有针对性地组织优秀课程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将“专家请进来讲”和“老师走出去学”相结合,提升课程软实力。

责任明确,有效监管

“管理应该是多维度的,规范的制定既要有效,又要充满人文关怀。”崔世峰说,学校的“三点半”课后服务时间段管理,实施的是“1+1+1”管理模式,即一位校级领导+一位中层干部+课程辅导教师。同时采取巡视制度,值班人员在“三点半”课后服务期间多轮巡视,做好记录。此外,学校印发了《今日“三点半”课后服务方便卡》,课程名称、辅导教师、值班领导、联系方式、值日班长、学生到班情况、离校情况、监护人等信息都在这个“方便卡”上,确保课前要点名、离校要报备,做到无缝对接。并要求授课老师认真填写《“三点半”课后服务的工作手册》《课后服务的专用教师使用记录》等。

事无巨细,方方面面的要求与考核让“330课程”管理变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为了明确责任,发挥学校主导,社区家长配合的优势,学校与家长签订了责任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学校主体,社区帮扶,部门支持,家长配合的四方合力。

四大考评助力多元导向,评价系统再完善

科学评价体系的跟进,可以确保课程开展中师生的激情与高效。为了更好地促进330课程体系发展,更好地提升课程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制定了《330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并开展了常规和主题评价。常规检查包括期初、月查和期末,再加上不定期抽查,课程建设中心及时跟进反馈,确保课程开出特色,开出亮点,开出品质。

评价从单一转向多元

“三点半课程”升级以后,学校已经将学生、家长、社会和学校纳入了评价体系。同时,评价既针对课程和教师,也针对学生学习。

“每学期结束后,我们都会邀请专家、家长和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价,评出‘十大金牌课程’和‘十大金牌教师’,并对课程成果进一步完善,纳入学校校本课程管理体系。”除此之外,学校每周还会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与网站上主推一个课程,即是做宣传推广,也算是经验分享,更是借用大众评价对老师提出“鞭策”和鼓励。

同时,学生评价实行“勋章”管理,对“三点半”课程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同学授予“荣誉勋章”。

反馈从单向转为双向

五(1)班的陈昱和五(6)班的郝者蒂原本不相识,但因为“330课程”让他们成为了好友,也成为了武术“铁杆粉”。 陈昱说,“我原来是在社团学习武术的,自从学校‘330课程’开设了武术后,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又多了学习武术的机会。”“我以前在培训机构学过跆拳道,自从学了武术后,觉得武术更有气势,我最喜爱的课程就是武术了。”郝者蒂说,老师亲切、同学有爱,学校的“330课程”让他更放松,课堂氛围比外面的培训班还要好。

今年又报上二胡班的四(4)班学生宣冉特别高兴,“去年我就学了一个学期的二胡,现在能够继续学习感觉特别好。”她相信坚持下去,自己的二胡水平会有更多的提升。

“‘330课程’挺好,孩子放完学可以在学校继续学习,不仅避免了尴尬的接送问题,也让她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宣冉的妈妈彭女士说,感谢学校开设这样的公益课程。

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并不是单线的,学校会根据“民意”做适当的调整。

例如琥珀名城小学明皇路校区,每天都有开设艺体为主的“330课程”,但针对每天都有校内托管需求的孩子,党员教师主动在周二、周四、周五开设了一个普及的贴心班。该校区执行校长郑鹏华表示,“在贴心班里,会有党员老师辅导孩子写作业,指导孩子阅读,大部分孩子能够在学校完成作业。”他说,“330课程”开设的初衷就是要让孩子省心、家长放心,所以一切反馈只要合理,学校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记者手记】

“关于课后服务工作,我们将以课题的形式来探索和实践,努力做到大家没想到的我们先想到了,大家想到的我们要能做到了,尽可能为全市课后服务探索出更科学、更有效的路径。”采访中,崔世峰校长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或许就是教育先行者的决心与信心的体现,也是其成为全市样板的底气所在。

不仅仅是解决“放学了,谁来接我?”这个难题,在崔世峰校长看来,“三点半课堂”其实关联甚广。“目前,全市都在加大力度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原来我们学校的孩子在校外培训机构上课也不在少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好的‘三点半课程’一定程度上将满足孩子们多元学习的需求,同时还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可以有效缓解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问题。”这也是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的责任和担当。不靠堵,靠疏导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这是一个新的命题。期待琥珀名城小学的“330课程”会有更多的良性反馈,完成他们的目标:让孩子不出校门,就能学到各类才艺,并且质量并不比外面的培训机构差。谢军 汪红霞

新闻推荐

赵林: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 朴实的教育情怀为师生筑梦 教育理念: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励和唤醒;好的教育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赵林,她是合肥八中生涯规划团队的“领航者”,她也是团队的指路人。作为团队核心负责人,六年来,她带领这支队伍勇于探索实...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