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穿越”教育后人 包公文化节国庆期间举办,原创舞台剧等您来欣赏

新安晚报 2018-09-26 11:00 大字

今年“十一”期间,第十一届包公文化节暨合肥包公园菊文化节将在包公园举行。这场延续了11年的文化活动今年又有什么不同?不如先从一出原创的舞台剧开始了解……

一出剧目看包公精神如何影响后人

今年“十一”期间,第十一届包公文化节暨合肥包公园菊文化节将在包公园举行,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将使市民和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包公文化。

这些活动中的重头戏是一部原创舞台剧,舞台剧的剧本由合肥一所高校的教师创作,经过大量排练,表演已相当成熟,将在包公文化节的开幕式上亮相。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这是包公留给后代的一则家训,充分体现了他清心寡欲、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包公文化节要上演的这部舞台剧正是由此展开,通过包公与他的后人之间的一场“穿越时空”对话,表现包公精神的流传和继承。

舞台剧梗概是:包公后人在肥任官,现因提职高就,需要去到外地,欲把疾病缠身的父母交给妻子,自己独身去外地任职。出发前一天午休时,他梦见祖先包拯来到眼前,指责他不孝,两人就忠孝进行激烈辩论,最后后代恍然大悟,决定遵循祖辈传下来的孝道传统。

10月1日上午,这出舞台剧将在包公园浮庄门前小广场正式上演,大家一起期待吧。

一种文化看包公园如何深挖廉政文化

除了孝道,其实,大家对包公的认识更多的是其清正廉洁、处事公平。得益于影视作品的戏剧化情节,包公刚正无私的形象及他的处世“哲学”早已深入人心。

包公墓、包公祠、包公棺椁……在包公的故乡合肥,这些流传近千年的遗迹,让包公园成了包公文化的集大成者。历代名人留下的包公相关题刻也向世人证明,包公文化的继承和流传从未停止。

在包公园里,宣传推广包公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廉政”,相关元素在包公园里俯拾皆是,灯柱、展板、路灯、讲解词,都成了“廉政文化”的载体。

因为与“廉”同音,莲在包公园也是处处可见。“廉政文化贯穿了整个园区,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包公的廉政之举所感动。”包公园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包公园一直致力于打造廉政教育基地,深挖包公文化内涵,梳理包公精神,并对此进行文化延伸,与现当代的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事迹进行配合宣传,让廉政文化宣传更“接地气”。据包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年,不断有合肥乃至全省各地的党员干部慕名来到这里,自觉接受廉政文化“再教育”。

随着包公文化载体不断丰富,包公园定期举办特定主题的文化活动,帮助市民和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包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十一”期间的包公文化节已经是第十一届了,有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参与,市民如果感兴趣可以在假期时来包公园游玩。

丁沫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王吉祥

新闻推荐

踢球让孩子们更加自信阳光

上周末,2018-2019年“恒大阳光半岛杯”安徽省青少年城市足球联赛(合肥赛区)进行了各组别的第二轮较量,在场上记者看到了合肥...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