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上演的“合肥速度” ——合肥工业“从内到外”的背后之二

合肥晚报 2018-08-30 01:05 大字

[摘要]——合肥工业“从内到外”的背后之二

○合肥经开区的第一块标牌(图片来源:合肥市档案馆) ○上世纪90年代创建伊始的合肥经开区(图片来源:合肥市档案馆) ○位于经开区的海尔工业园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图1992-2002(图片来源:合肥市档案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合肥经开区的批复文件(资料来源:合肥市档案馆)

1993年建立;2010年工业产值过千亿,成为安徽首个“千亿开发区”;2012年突破2000亿元,率先成为安徽第一个“两千亿开发区”;截至2017年底,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以占合肥0.7%的土地,创造了全市30%的工业产值……这一组数字的背后,是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书写的合肥工业发展“加速度”。

有个名词叫“合肥速度”

“从无品牌无项目无企业到如今海尔、日立、联想等一个个业界巨鳄落户;从薄田荒岗的一片村野到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城区。这里是安徽的第一个亿元级开发区,这里是安徽第一个实现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开发区。这里是合肥工业立市的主战场,是合肥工业经济的晴雨表……”

这段关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迅猛发展的描述,是1993年4月3日经开区成立时,谁也没有想到的。

而关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几大开发区的建设起因,在合肥市档案馆,我们还了解到了这样一个故事:1990年6月10日,时任合肥市市长钟咏三随中国市长代表团拜访纽约市长。无意中钟咏三端详起墙上的世界地图,看到了中国,看到了安徽,但却看不到合肥。一个6300万人口的大省,省会居然“默默无闻”。钟咏三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合肥太穷了,要奋起直追了。若要想城市发展,必须加强工业建设,发展新城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肥经开区诞生了。在改革开放后工业化浪潮席卷中国之时,农业大省的安徽却一度失去发展先机。合肥经开区自诞生那一刻起,便肩负着沉甸甸的工业发展历史使命。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虽起步于“0”,但合肥经开区不断加速,缔造了工业发展的“合肥速度”。在城区建设上,仅用88天就打通了10.8公里长的框形大道,完成了一项在外界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用很快的速度“招商引资”来了第一个项目——兆峰陶瓷。

应该说,兆峰陶瓷的入驻带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外界通过兆峰陶瓷开始对合肥经开区有所认知。紧随其后又吸引来了佳通、日立等企业入驻。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两个企业都是“改弦易辙”后“投奔”经开区的。

档案记载,佳通与安徽轮胎厂合资后准备在合肥东城扩大生产规模。有一次,佳通高层在与市领导会见时反映了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市领导随即推荐了合肥经开区。双方接触后都很满意,于是佳通顺利入驻。而日立当年在大陆寻找合作伙伴时,曾找过当时国内最大的贵阳挖掘机厂,以及柳州等地的相关企业。但日立最终选择了与合肥合资,是因为合肥方面提供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合作计划书,且市领导亲自促成合资计划,这是他们前所未见的。

从“0”到“中国第一”

说到合肥经开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就不得不说具有代表性的家电产业。

众所周知,合肥曾诞生过世界上第一台VCD;合肥也曾依靠“黄山电视机、阿里斯顿冰箱、水仙洗衣机”三大件成为国内颇有影响的轻工大市,但在后来长达近10年的时间中逐渐失宠于市场,趋于边缘化。合肥经开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拓荒家电产业,开始零的起步。

档案记载,2000年3月,合肥海尔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从拆迁、土方平整到基建工程一气呵成,当年即投产制造出经开区的首台电视机,再次上演了“合肥速度”,以至于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连呼“没想到,没想到”。2006年合肥海尔工业园扩建二期及物流配套园。据了解,合肥海尔工业园是目前海尔集团除青岛本部以外最大的生产基地,建成投产的有彩电、空调、洗衣机、冰箱4家整机生产企业和9家配套企业,2011年产值达299.3亿元。

随之百花绽放,各类家电企业纷纷入驻。在合肥市档案馆档案资料中有不少是有关经开区家电产业的。例如,2003年,合肥华凌入驻经开区,两年后加盟美的集团,成为其冰箱事业总部,可年产各类冰箱、冰柜、冷柜产品450万台;2006年2月,长虹美菱高新产业园开工建设,家用冰箱、冰柜和其他深冷专用冰箱的年产规模为500万台;2006年8月,以小家电出口为主的晶弘电器设立,加盟格力后开始建设500万台大冰箱项目;2008年8月,长虹集团年产200万台的数字高清平板电视及其配套项目正式投产;2011年,世界500强的联想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仅用了11天,而项目顺利投产也只用了短短的14个月……

一时间,经开区“豪门”集聚,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区”。与之相对应的,经开区在家电业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3个、市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家电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家电结构件设计与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等多个技术研究机构。

合肥“工业高地”如何炼成

有人曾这样总结合肥经开区工业成果:世界上每8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1台产自合肥经开区;国内每5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产自合肥经开区。合肥经开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引进项目2131个,吸引入驻了联合利华、联想、可口可乐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了智能家电、电子信息及集成电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因此,合肥经开区荣膺了多项“全国之最”——“全国最大的冰箱、叉车、挖掘机、轮胎、液压机床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等。

钟咏三在他一篇回忆录中曾这样说,“我记得很清楚,1993年4月3日开工仪式后,主席台好久未拆,为的是营造气氛,表明我们‘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看来,正是有了这种“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精神,才使得合肥经开区的工业有了迅猛发展——2010年工业产值过千亿,成为安徽首个“千亿开发区”;2012年突破2000亿元,率先成为安徽第一个“两千亿开发区”;而到2017年底,经开区南区又以占合肥0.7%的土地,创造了全市30%的工业产值。

2014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这使得合肥经开区对外开放的领域再次拓展。雄厚的工业产业基础,决定了合肥经开区对外开放的“起点”;精雕细琢的开放平台,铸造了合肥经开区对外开放的“高度”。合肥工业实现“从内到外”的跨越发展,合肥经开区是最好的代表。□程堂义 汪千永

有奖征集

“合肥工业发展”

档案资料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合肥市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量质齐飞,再到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合肥工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获取新成就、书写新篇章,一座现代化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正在迅速崛起。在这一进程中,有不少合肥人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亲历者。为再现合肥工业发展历史脉络,更好地服务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合肥市档案局特开展“合肥工业发展”档案资料有奖征集活动。

您身边有与合肥工业发展相关的实物么?您收藏有与合肥工业发展相关的图文资料么?请与合肥市档案局联系。对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的能反映、展现“合肥工业发展”历史的珍贵实物、档案史料等,我们将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00号市政务办公区二区A座市档案局(邮编:230071)

联 系 人:陈德堂 施帮义

联系电话:0551-63537349

邮箱:hfsdajzjbyc@sina.com

新闻推荐

打通“最后一公里” “五星+”服务更便捷 合肥燃气集团再推24小时ATM机自助充值缴费便民新举措

以首家通过全国燃气行业“五星级”服务认证为契机,持续提升窗口服务品质流动营业服务车,让用户足不出小区办业务...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