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肥 45名流浪者成了“新市民” 可平等享受医保福利待遇

皖江晚报 2017-12-29 10:26 大字

新华社电12月26日下午,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韩翌冰收到了地方派出所发来的一份特殊“文件”——45名流浪乞讨人员的常住人口登记表,上面印有每个人的身份证号,他们成了合肥“新市民”。

这是一群无法说清自己真实身份,与亲属无法取得联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的流浪乞讨人员。记者几乎无法与他们语言沟通,但身处其中,有些人还会挽着记者的胳膊,露出笑容。他们在救助站里至少已经待了两年,时间最长的已经在此生活了九年。

助壹菊是其中的一员,登记年龄为71岁,患有聋哑,并伴有智力残疾。和其他人一样,“助壹菊”并非她本来的名字,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为了能入户籍,救助站为这45名人员起了同一个姓氏“助”,“壹”代表他们是合肥市第一批流浪入户人员。

2011年11月,合肥市公安局龙岗派出所将她护送到救助站,韩翌冰说,她是在街边乞讨时被民警发现的,“进站时,身上的衣服很脏很破,而且精神状态也不好。”因为无法沟通,她的流浪时日已无从知晓。站里人员多次向她询问仍然没有一点家庭线索,只得将其安置进福利院托管,这里成为她暂时的“家”。

初到福利院,她不愿与其他人有过多接触,后来慢慢地融入这个集体。福利院业务科科长杨茂红说,现在社会福利院里的人员包括16周岁后转移过来的儿童福利院人员和救助站安置在此的流浪乞讨人员。他们虽然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或精神障碍和残疾,但老少一家、日久生情,过得还算比较和谐。

高婷已经在福利院工作了四年。在她的印象中,助壹菊是一位能够部分自理的老人,虽然年纪大,但她仍会每天睡觉前将衣物整齐地叠在床头,袜子、鞋子整理得很干净。她和同屋的助壹静感情很深。高婷说,有一年,助壹静生病住院,她整日胃口不好,“看到我们就拉着我们的手想去看壹静奶奶”。

冬日午后的阳光带着暖意。福利院的广场上,五六十岁的大爷和年轻的娃儿一起踢球,一旁几位大妈在跟着音乐的节拍跳着“广场舞”,他们几乎无言,只是笑着。

虽然同在福利院,但像助壹菊这样的托管流浪人员并不能享受市民可以享有的医保政策,他们的医疗费用只能由市救助站承担。但日常生活开销和医疗费用,一度让救助站资金紧缺。

今年10月,合肥市救助站和公安部门会商研究,决定为滞留救助站里超过两年的50名人员办理福利院的集体户籍。韩翌冰说,他们对需要办理户籍的50人再次进行了一次全面寻亲,从全国救助寻亲网、网络媒体到DNA采集比对和人脸识别,最终他们为5名人员找到了家人,余下的45人入籍。

对“助壹菊”们而言,他们不再是流浪者,从“托管”变成福利院真正的一员,有了“市民”的身份,可以享受医保等各种市民待遇。韩翌冰说,救助站还将为他们寻亲,一旦确认家庭信息,就会帮他们安排回家,合肥市的户籍也会随之注销。

新闻推荐

砥砺奋进新跨越 创新发展谋新篇 市二院举办“第七届职工书画摄影展”

市二院举办“第七届职工书画摄影展”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