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秧歌里的莎士比亚

合肥晚报 2017-06-04 04:20 大字

半月之前,我看了一场话剧,那精彩的场面直到今天仍不时浮现脑海,像一个还在继续的美妙“仲夏夜之梦”。

这是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化有礼、全民畅享”第三季高雅艺术文化惠民活动第五场——著名的话剧导演林兆华先生用中国民俗方式演绎的新版《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里,雅典森林中,仙王正举办一场舞会,嘉宾们却跳起了东北大秧歌;演员们满嘴的中国现代流行语:像渣男、举个栗子、雾霾、相互伤害等,时不时还来一段民间rap:“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笔者在大跌眼镜的同时,心里暗自思忖:这,真的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仲夏夜之梦》吗?剧场里座无虚席,观众们和我怀着同样的心情看着大幕徐徐拉开,随着剧情的演绎,不久,欢声笑语就盈满了剧场上下。

《仲夏夜之梦》,是所有莎翁戏剧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也是被排演最多的,剧中涵盖了仙界、人间、精灵三个族群,几对男女的爱情也扑朔迷离,被诸多学者称为最烧脑的剧本。对大部分国人来说,要迅速了解和欣赏这部戏并不容易。民俗版《仲夏夜之梦》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演绎,观众很容易融入剧情,跟随人物一起喜怒哀乐,从而为莎翁的伟大而深深折服。林兆华导演在原著荒诞的基础上保留了莎剧的古典美感,融入了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喜剧情节和现代元素,收到良好效果。比如,用一组劳动者形象去表现希腊众神:有厨师,有泥瓦匠,有军人,卷着裤脚,欢腾跳跃,个性十足,就像身边常见的九零后;又比如高大强壮的仙王看似威风十足,其实骨子是个“妻管严”;女主角海伦娜是个有些神经质的可爱姑娘,对爱情充满憧憬又害怕失去。所有的角色,就像身边的人那样亲切可爱,触手可及,接地气!

在台词上,这部戏更是有特色,强调搞笑反差,富有想象力演绎。既有陕西话、山东话、东北话“串烧”,也时不时还来段大秧歌,居然一点不违和,反而戏谑和温情兼备。那一句“角儿都是背不住台词”,暗讽现代演艺界的某些现象,着实让人捧腹大笑;三对年轻人最后喜结连理,神仙在当主持人时,抛出的全是中国现代婚礼上的熟悉的词汇,婚礼到了高潮,台上又抛下喜糖,台上台下一片哄笑接糖,现场效果极佳。

在舞美和服装设计上,该剧也做了不少民俗化的探索,观众有一种观看“T台秀”的感觉。“仙后仙王”的服饰奢华妖娆,“精灵”的服饰自带LED灯,闪闪发光……这些服装里还设置了机关,穿上脱下就在眨眼之间,仿佛变戏法一般。仙后身穿的白色礼服飘飘欲仙,但又因为身体太胖而过不去山洞,引得下面观众忍俊不禁。全剧结尾的婚礼场景中,红配绿的东北被面出现在演员身上,让民族喜感一气呵成,观众忍不住又是爆笑连连,掌声阵阵!

大家都知道,《仲夏夜之梦》是一出戏中戏,既有梦境,也有神话和现实,这就需要用音乐来实现多重变换。而这次民俗版演出,没有专业的乐团,音乐转换完全靠演员,所有节奏和鼓点都是演员一手拿筷子,一手拿锅碗瓢盆敲出来的。二十多个演员,有时候表演,有时候又在场边敲锣打鼓,一人分饰多角。现场西乐和民乐交相呼应,锣鼓和小号齐飞,剧中逗趣的飙歌和群舞的桥段,融入小品表演形式,赋予更加浓郁的喜剧色彩!

林兆华在导演时有一个理念,演员需要打破三维空间,不要拘束于角色中,应该跳出角色,保留自我,积极地与观众直接交流。演员们充分实现了导演的想法,民俗化的风格处理很容易受大家喜欢,而且莎士比亚戏剧的灵魂并没有丢弃,观众们在落幕之后还回味无穷,津津乐道。一场莎士比亚,看出了“开心麻花”的开心。给五月的合肥带来艺术的悸动,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市民只要花上很少的钱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一流的作品,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赢得市民频频点赞。在回家的路上,笔者仍旧沉浸在快乐的心绪里,白天上班的疲乏一扫而空,那是带着欢乐和满足感的夏日回忆,真是场快乐的仲夏夜之梦!

新闻推荐

教育孩子 家长应学习技巧

全省首家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昨成立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