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和谐社区构筑城乡居民幸福家园

合肥日报 2017-05-29 10:40 大字

社区是城乡居民共同的生活家园,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按照标准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品牌化服务、社会化治理的总体思路,不断强化基层社区建设,在筑牢社会治理基础的同时,更让城乡居民从中受益,幸福满满。

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这一平台看似不大,可涉及方方面面。2011年起,合肥统一部署开展社区网格化建设,把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将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

全市各地普遍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网格员责任考核、考评奖惩等配套制度。在网格员的监督考核上,部分地区采取居民评议、村居考核、街道奖惩的办法,建立起工作奖惩和自然退出机制。广大网格员坚持“四必到”、“四必访”、“四必报”,对网格家庭情况、人员类别、区域设施、隐患矛盾、居民服务需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等心中有本账。

历经多年优化,目前全市城乡社区网格数量超1.3万个,网格责任人达2.2万余名。全市实现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社情民意在“格”中掌握,便民服务在“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格”中化解……网格化建设带来的成效显著。

推进信息化建设“智慧社区”

办个证件,跑完社区跑街道,跑完街道再回社区,来回折腾,这是此前很多居民经常抱怨的事。现如今,合肥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整合多部门为民服务事项,优化流程,变“老百姓跑腿”为“数据跑腿”,深受群众赞扬。

2014年起,合肥市将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合肥市通过平台“一站通”“一户网”和社区综合柜员机、自助一体机等载体,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事项推送到社区和互联网上,使得老百姓办事更便捷。与此同时,合肥市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借助手机、GPS系统等高科技手段,使得全市网格责任人采集的动态信息可以及时录入信息化平台,方便后方第一时间掌握基层动态。此外,合肥市正以包河区方兴社区等四个社区为试点社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通过主动服务获取居民的家庭人口、消费习惯等信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利民服务。

截至2016年底,合肥市城区已实现社管平台硬件设备、“一站通”办事平台、网格化手持终端“三个全覆盖”,惠及众多市民。

完善服务体系构筑幸福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按照办公面积小于10%,服务面积大于90%的规定,对社区场所和设施功能进行综合布局和巩固提升,全市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面积明显提高,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幸福美满。

为老服务方面,有固定办公服务用房用于养老服务,推动与卫生等部门联手,引入专业医疗机构或专业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医养服务;为小服务方面,四点半课堂、有趣阅读、“放学来吧”遍布城市社区;为困服务方面,社区建有“爱心超市”、“慈善超市”等机构,设立小型公益金,通过民主自治方式,做到“难有所帮、困有所助”。 此外,围绕居民兴趣爱好,各社区广泛成立舞蹈、书法、乐器等社会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服务。

据了解,合肥市正以农村标准化示范社区、城市达标社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社区办公和党群活动、便民服务、综治维稳信访、文体活动、医疗卫生服务“五大平台”,推进全市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均衡化。

·本报记者 华新红· 

新闻推荐

马钢(合肥)公司镀锌线试生产仪式举行

宋国权出席并考察该项目生产线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