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玩小圈子也能做出文化大市场

安徽商报 2017-05-27 11:00 大字

王勇在创作中

5月24日,在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一家分园的非遗技艺展示上,王勇带来的“土生三宝”笔架、“枯木逢春”臂搁让孩子们看得爱不释手,“叔叔,这是木头的形状还是你刻出来的?”“这个能不能吃?你用什么办法弄出来的?”从去年开始,他走出自己的文玩圈子、走出埋头苦做的工作室,逐步参与到社会化、大众化的展示活动中,让更多人了解他所钻研的技艺。也就是在去年,学习木雕27年的他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文玩摆件制作技艺是他的“独门秘籍”。“现在发现这个市场很小、也很大,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简朴的底色

三十岗风景村,绿树掩映的一个小路口左转,便是王勇的文玩工作室。

楼上楼下、100多平、两间房,不同于很多展厅化的工作室,这里更像是加工厂,工具和各种原材料混杂,王勇平时多在一楼的工作台上打磨作品。

这是他家的老房子,2013年,自称原先“小打小闹”的他下定决心开个自己的工作室。“那时整个三十岗乡也在发展文化旅游休闲,文化人也逐渐聚集。”感觉氛围很好的他也投身于此。“那之前每年做四五十件,纯粹兴趣爱好,收入也只是解决日常开支。”有了工作室好比自己建了朋友圈,老友相聚于此,品茗论道,讨论一下作品构思、设计细节,亦有慕名前来的新朋友,“他们来,并不是简单购买成品,或者定制一件文玩,大多是交流一下最近的想法、找一找创作灵感。”

个人经济效益也好了起来,“茶宠这样的小把件,两三百元;体积大些的花瓶、笔挂两三千元;红木的大茶盘也有上万的。”身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他说,在而今的文玩市场,如此价格也就是原材料加工时费,很实惠。

身处“圈内”二十多年,他有了自己的赢利点,也依旧保持了简朴的底色,一如那间偏居乡野一角的、没有太多修饰的工作室。

文化的情结

王勇祖上均务农,而今成了“文化圈”人士,他称这期间的成长亚历山大。

1990年,他拜师学艺时只是初中毕业,此前学术过美术的他对造型艺术感兴趣,木雕让他能兑现兴趣和梦想。

四五年后,技艺在身的他,在省城的古玩集散地开始展示自己、结交朋友,“慢慢进入文玩圈。不同于想象中的笔墨纸砚,文玩的世界博大精深。“书画用品可以做,茶道、香道也有很多文玩用品可以开发,常见的还有各种串、链。”

文人讲究,写字的笔要有笔挂、看的书得有书镇压,“他们爱惜书,不像我们打开书后随意用手一压,都是放上书镇、使用书签。”于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物件都成了王勇创作的对象。

文人雅致,文化的情节渗透进每个物件,喝茶把玩的茶宠做成大蒜形状,那叫“神机妙算”;书写放在小臂下的臂搁,浅浮雕和镂空雕结合、紫檀和猛犸牙组合,一枝梅花从前延伸到后,寓意“枯木逢春”。“每件作品都要赋予寓意,个性化、故事性,也有文化内涵。”这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而言,一开始确实难,“事在人为,我从事文玩这一行,和文人打交道,也要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琢磨些文化意境来。”

坚守的技艺

明代史料记载的文房用品就达45件,而今,王勇算一算自己创作的种类,也有四五十种。“现在文玩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原材料更丰富,加工技艺和工具也更先进了。”

相比于传统,而今用途上更多的是延续,技艺上是突破,创意上是丰富。“现代人不仅是需要的一种用具,也要追求艺术价值、甚至收藏价值。”文化的门类越来越丰富、细化,茶、香、甚至抄经文,都可修身养性、寄托情怀,“那么,这些都是我的市场。”

但在制作过程中,王勇是“保守”的,这是他对传统技艺的坚持。遵循古法,他从原木整料开始设计、打胚、精雕、修光、打磨,坚持纯手工。“这个‘土生三宝\’的笔架,中间大小镂空处、不同物件的外形一点点精雕而成。”一掌长的黄杨木笔架,王勇说要制作三天。

打开的市场

唯一不同的是,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后,他参与非遗技艺的推广活动更多了,对此他很乐意。“把文玩摆件制作技艺展示给更多人,也就是把文化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走出闭门造车的阶段,他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开拓了眼界、扩展了思维,“技艺不同、文化相同,可以和其他非遗传承人相互学习借鉴。”

而今,拥有这项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仅他一人,王勇更觉责任之重。若单看这项技艺,“文玩”二字就决定了其消费群体;但若将其放入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他的市场、他的使命无限广阔。 通讯员黄峥记者张沛/摄

新闻推荐

合肥配奶工给河北7岁女孩捐骨髓

成为合肥市第37例 “骨髓”捐献者;5年来坚持定期捐献血小板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