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数字化”破解城市管理之困

江淮晨报 2017-05-27 04:21 大字

[摘要]时不我待,“精雕细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晨报讯 家门口的道路多处出现严重断层,经常导致汽车爆胎,这事该找谁?在联系数字城管后,事发道路第二天就围起了施工栅栏,从投诉到通车仅用了6天时间。

过去几年,合肥用“数字化”破解城市管理之困,这仅仅是收获成果的一个“小片段”。实际上,全市各级有关城市管理的单位,都紧跟着数字城管的指挥棒,形成了城市管理“大合唱”,合肥的城市管理水平也在持续提升。

数字城管实施3年 从“踢皮球”变成同下“一盘棋”

“之前,几个部门都在‘踢皮球\’,可是这次反映到数字城管,很短时间内路就修好了!”对合肥数字化城管实施效果,市民方女士有着切身感受,此前,她所在小区外的路面多处严重断层,汽车爆胎因此成为常有的事。

2014年9月开始,合肥开启了“数字化”城管时代,同时,合肥市也出台了新的城市管理考核办法。根据新考核办法,市民投诉的问题久拖不决,每投诉一次,相关单位会被系统自动扣分一次,直到这个问题彻底解决。

“以前,受人力、方法、手段等条件限制,考核手段有限,城市管理只是城管部门‘单兵作战\’。”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数字化城管后,合肥城市建成区被划分万米单位网格14746个、巡查责任网格223个,市直部门、企业单位、各区、各街道(或镇乡、社区)、社居委等所有涉及城市管理任务处置的单位或部门,都被列为考核对象,纳入“大城管”格局。

相关负责人举了个例子,“此前碰到道路维修、建筑垃圾清运等复杂案件,多部门联合办公才能结案。数字化城管后,问题只要在平台上一通报,社区会在第一时间协调各部门到场联合执法,这让以前棘手的‘交叉\’难题好做多了。”

日均立案近3000起 数字城管提高了办案效率

5月23日上午10时50分,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孙琴(化名)发现太湖路上一家洗车店存在占道洗车修车情况,向合肥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报案;5分钟后,这起案件就被批转给包河城管指挥中心;又过了2分钟,案件到达辖区城管中队队员手中;11时10分,社区城管队员处理完毕,向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提交结案;11时20分,队员再杀了个“回马枪”,传来现场回访核查照片,占道洗车修车情况已整改……

通过合肥市数字城管系统的高效运转,从报案到结案,一起案件处置仅用了30分钟。

“数字城管目前日均立案近3000起,立案件数多了,但办案效率却大大提高。”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问题都根据难易程度规定了办理时限,比如:新产生的违法建筑物、亭棚等,必须在半小时内制止;公厕指示牌破损等问题,更换、修复期限为两个工作日;河堤损坏、塌陷给七个工作日的修复期限。

同时,数字城管还明晰责任主体倒逼顽疾根治。据了解,合肥构建了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全市400平方公里建成区内的市政公用、道路交通、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138万个城市管理部件全部登记在册,明确了这5大类115小类城市管理部件以及6大类96小类城市管理事件的主管部门、具体养护或处置单位。

这也意味着,合肥市大到道路、桥梁、供电高压线、公共厕所,小到垃圾箱、路灯、护栏、窨井盖,每一个城市“部件”都被逐一编码,任何单位不作为都被曝光在“阳光下”,消灭了管理的模糊地带。

市民4个月举报案件上万起 从“你们管”变成大家“一起管”

在合肥,像孙琴这样的专业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有600多人,同时,合肥数字城管还纳入了市民投诉机制,调动市民广泛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让每一个市民都成为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的“眼睛”。

今年1月初,数字城管开通了市民通App和“文明合肥”微信举报平台,邀请市民有奖举报身边的垃圾乱堆放、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问题。自1月1日至4月30日,市民通App和“文明合肥”微信举报平台共收到市民举报案件16429条。

“系统只是‘机器\’,真正起作用最终要靠‘人\’,靠完备的制度。”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各方协作形成合力,这也形成了目前合肥城市管理“大合唱”的格局。

晨报记者 王姗

新闻推荐

三十多年杂货铺 老姐妹们唠嗑场

八旬吴庆诊守着铺子只为联络情感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