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与友人同游柘皋他将我领进了一间老酒坊这酒坊有
[摘要]李 夏
几年前,与友人同游柘皋,他将我领进了一间老酒坊。这酒坊有近七十年历史了,在那里,我头一回看见了古旧的窖池及酒糟,甚是惊艳。可以说是一缕酒香引我来到古镇的。
在巢湖,乃至合肥市范围,柘皋称得上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西周和春秋。午后,我们徜徉于柘皋大桥上。友人告之,这座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其前身却是春秋时一座简陋的木桥“孔难桥,它因何得名呢?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准备在柘皋一带讲学,他们驱车疾行,岂料欲速则不达,马车从孔难桥翻落河中,随身携带的书简全被河水浸湿,落了难。弟子们将其捞出,晒在河边的土墩上,此墩又因此得多晒书墩,我们在河边找到了它———一面斜缓的青青山坡,生长着绿树和一些庄稼、菜蔬。然而一缕缕书香文气却氤氲浸染,漫漶两千余年。上世纪四十年代,青年鲁彦周从柘皋走出,驰骋文坛,终以《天云山传奇》等佳作巨著,为安徽矗起了又一座大山。
今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我们特地赶往柘皋去吃早点。行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两旁多是古旧的徽派建筑,据说最久的建筑已有400年历史了。走到古镇的中心地带,兀地看见街口立有一块“北闸老街”石碑,前面就是一条不太宽的青石板街,青石路面光滑如镜,路中央还留有或深或浅的独轮车车轮,记录着那流逝的光阴。街道两侧多为一阁一底楼舍,上层居住,下层是门面,老房子斑驳的墙体上,“胡德成缫丝店”“桓记号南北货”这样的字迹依稀可辨,房舍青砖黛瓦,多为屏门格扇、雕梁画栋、翘角飞檐,两家相连处还有风火墙。建筑上的木雕和石雕造型逼真,精致典雅,古色古香,看着赏心悦目。
号称“天下第一铺”的李鸿章当铺也坐落在古街中段,店铺前后有三个大开间,三座高大的石门门额正中间雕刻着八仙图,虽然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这些图案依然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看着走着,却嗅到了一阵阵香味,那是香油和食物混合的香气,我们蓦地想起此行的目的———吃早茶———这是当地人的说法。在老街上,无论是修葺一新、装潢考究的“迎湖轩”,还是那种上门板的早点铺,都经营“早茶”生意,我们选了一家大众化的早点铺,进门落座。店主介绍道,柘皋的早点小吃,随便数数就有十几样:“面皮”“狮子头”“鸡杂碎泡饭”、“响淋锅巴”“鸡蛋锅贴”,“拌千张”“生煎包”“油炸麻花”“三尖子包油条”“芹芽馅春卷”……其中,柘皋早点的代表作之一“面皮”,独具风味,它根据食材的不同分为“面面皮”和“米面皮”。皋面皮中还有一种叫“凉皮”的,它用绿豆和荞麦做原料,入口绵润、滑、酸、辣、香,五味俱全。相传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在庐州停驾几日,当时庐州府的巢县籍官员进贡了柘皋野猪肉炒面皮,乾隆吃后赞不绝口,挥毫题下“面薄筋光,鲜酸辣香”八个大字,柘皋的早点由此声名远播。
面对桌上色、香、味、形俱佳的柘皋美食,我们食指大动,尽享口腹之福,直至离开古镇后,依然是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一路上我在想,如果将合肥周边的环巢湖十二镇串联成项链,柘皋无疑堪称其中一颗耀目的明珠。
新闻推荐
地点:武汉 掉进小区窨井 3岁男童遇难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