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荠菜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南宋诗人陆游喜欢
[摘要]霍建明
挑荠菜
“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南宋诗人陆游喜欢的荠菜,从小我经常吃。这是因为母亲是合肥人,据说合肥人大都爱吃荠菜。几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小学生,就在父母工作地———公社卫生所附近和农家孩子们一起挑过荠菜。所不同的只是,当地人将荠菜归于猪菜一类,而我和姐姐妹妹采集到的荠菜,却当作鲜美蔬菜食用。
家里有医药方面的书:“荠菜,春天开花,花小、白色。性喜温和,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嫩株作蔬菜;带花、果的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淡,全草含荠菜酸、生物碱、氨基酸等成分。”
上世纪六十年代,不消说副食品紧缺,连粮食也定量供应,吃不饱是很普遍的现象。去野外采荠菜,就是为了补充蔬菜或用作充饥。实际上,那时候荠菜也很难寻觅到,主食不够只能用野菜凑,几乎家家都这样。
我们在菜地周边、平房后面,有时在田埂、小路旁,仔细搜寻这种青乎乎、散发淡淡野香的荠菜。菜挑好后,回家要耐心分辨,因为急忙中可能将其它野菜甚至有毒的菜也一道挑了,菜中还夹有人的头发和杂物,也要认真剔除。
踩泥鳅
一到星期六、星期日,就相约与当地的大人、小孩一起踩泥鳅。
当地人用细竹条编成一个扁长椭圆形有把的筐,将筐放在河沟的一侧,然后用脚踩动泥沙,使得泥鳅慌慌张张逃进竹筐,再猛地拿起筐,有时能抓到几条甚至十几条活蹦乱跳的泥鳅,当然,有时竹筐里也会有水蛇、草木根蛇等。
泥鳅个头虽小,但营养价值不低。当医生的父亲说:泥鳅中含有蛋白质,比一般鱼、肉类食品都要高。它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的含量比其它鱼类要高。形容它是“水中人参”,一点也不夸张。
父亲告诉我:一般人讨厌泥鳅身上的黏液,其实黏液叫“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清炎作用,民间以其和水饮服治小便不通和热淋便血,以其拌糖涂抹治痈肿……
泥鳅可以红烧吃,也可腌后晒干加辣椒炒着吃。最有意思的是一道“泥鳅钻豆腐”,即先把泥鳅洗净,放清洁水中连续“漂”几天,任其将极细肠中的脏物吐尽,再将鲜活泥鳅放豆腐锅中慢慢烧熟,结果条条泥鳅均钻入豆腐中。这道菜可谓“鲜美可口”,因为泥鳅肉中有一种抵抗人体血管衰老的重要物质,非常适用于老年人食用。
鸡冠蛇
生产队南边有一片很大很密的竹园,大人们告诫说不要去那地方玩。原来竹园东头小高地是队里唯一的坟场,乡村人死后只能就近在这一公认的“风水宝地”回归自然。
坟场相对偏僻,四周还有难长稻子的冷水田和深水塘,于是自然而然成了蛇生长的“天堂”。不用说有水蛇、土巴蛇、乌蛇、竹叶青,早上还常能听到从竹园里传出公鸡的啼叫声。老人们说那是鸡冠蛇叫,但一直没人看到过。
1967年我12岁时,一个清晨去竹园对面的菜园地挖红蚯蚓准备钓鱼用。走着走着,觉得不远处水田里一片秧苗被一阵风吹动,可那天一丝风也没有;我正感到莫名其妙,忽看到一条很粗很长的大蛇从水田秧苗上“飞”过,在游进竹园高处缠在一棵竹子上的一刹那间,我清楚看到那蛇的头上顶着一个大红鸡冠,与公鸡头上的鸡冠一模一样。当时我惊呆了,站在田埂上一动不动……
中学毕业后,买了一本乌以风先生的《天柱山志》,看到上面竟有关于"鸡冠蛇"的记载:“蛇首有冠如鸡冠,最毒,噬人必死。马祖庵前留云石下有洞穴,一九四九年春,寺僧早起,见蛇出洞口,头大如斗,冠赤色,下垂,身可尺围,僧惊骇,蛇退穴中。”我少年看到的蛇,无疑就是鸡冠蛇了。
新闻推荐
一嫌犯自以为“风声”已过不再“潜伏”,警方千里追捕将其抓获归案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