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主创新激发中部崛起“最有力脉动”
新华社合肥11月4日电(记者 徐海涛 杨丁淼)“我们的光伏项目前年中标8千万元,去年1.5亿元,今年已超过了3亿元。”当前国内光伏产业遭遇大幅动荡,合肥聚能新能源公司何以能“逆市而上”?该公司董事冯士芬说,这得益于长期科研积累的市场转化,并找准了“最有需求”的产业环节。
聚能公司位于合肥高新区,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创立。“当前国内光伏组件产能严重过剩,原因在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应用没发展起来。”冯士芬说,聚能主要从事光伏电站项目,解决的就是应用不足问题。“这个领域技术门槛高,而我们靠几十年的积累,形成了技术优势。”
作为全国首个跨越城乡的自主创新试验区,安徽“合芜蚌”近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扶持、科技金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通过体制改革破除科研、产业“两张皮”,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去年底,国家批准安徽合芜蚌可参照北京中关村,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这个政策使科研人员有热情去做应用型开发,而不像以前,搞科研主要是为了写论文、评职称。”冯士芬说。
宏观经济环境进入下行周期,使不少科技企业受到影响。合肥宏晶微电子公司是一家新兴企业,去年9月研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清数字多媒体主控芯片,当年出货量即达到20万片。“今年我们计划出货100万片,但春节后平板电视、手机终端出口减少,使芯片需求低于预期。”公司负责人刘伟说,他们的竞争对手是美国、台湾地区的知名半导体厂商,“市场下行,但我们的研发、测试投入不能停,资金压力明显。”
与成熟企业不同,创业前期的科技企业因缺少土地、厂房、大型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商业性风投公司又倾向于投资进入创业后期,如即将上市的企业。
针对“轻资产”类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合肥高新区于今年推出了“创新贷”服务,科技企业可用知识产权、股权等担保,获得低息贷款。近期,宏晶公司已通过“创新贷”,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在安徽这个力求崛起的中部省份,自主创新已成为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战略新兴产业共实现产值3580亿元,增长30.5%;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增幅居中部首位。
新闻推荐
华星集团:凭的是科技,靠的是文化电缆业“过冬”,御寒需绝招——
【2008年至今,电缆...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