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站区多部门联动会审信访案件解开信访群众心中“千千结”
本报讯 9月28日早上10点,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朱岗社居委居民薛文元拿到手里的信访复审意见长长地舒了口气。为了享受原居住地新站区的失地农民保障待遇,1年来他几乎跑遍了大半个省城,他激动地对记者说:“如果没有信访会审,我可就真没辙了。 ”
1995年,原居包河区三十头社区罗巷村薛郢组的薛文元承包了自家门口的1.62亩土地。 2002年8月,因年事已高,他迁至包河区望湖街道朱岗社居委大西队投靠儿媳定居。由于当地拆迁安置,他和老伴按规定分了人均30平方米的安置房,并顺利办理了征地转户地区非安置对象“农转非”手续。虽然成了城里人,但他仍然在自家门口的地里耕作,“去年地里还收了1000多斤稻呢! ”
2011年11月,因三十头社区魏武路项目建设,征用了薛文元的承包地,然而本因获得安置待遇的他却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我去申请失地农民保障,他们却说我不能领取。 ”薛文元告诉记者,三十头社区因其不是农业户籍,且不能确定其在包河区是否享受过土地待遇为由,初访驳回了他的诉求。此后他不断往返于两个社区,但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2012年7月,万般无奈下他找到了罗巷村委会详细诉说了情况。
“村里安排我为薛文元做信访代理,我就带着他的身份证明和1995年的二轮承包证明等材料,向三十头社区综治办再次反映了情况。 ”村信访代理员殷欢欢说,社区工作人员经过核实发现,薛文元的二轮承包地块确位于罗巷村薛郢组,并且户口性质的变更也是因其包河区的房屋拆迁,但基于无法认定其是否在当地享受过失地保障,三十头社区综治办向新站区信访局提出了信访会审的请求。
“我们立刻组织了由区建设局牵头、区人社局、三十头社区等部门协同的工作小组,对薛文元的信访诉求进行复查和会审。”区信访局副局长陈太胜介绍,他们于2010就制定了《新站试验区信访事项会审制度》,要求对除涉法涉诉案件以外的涉及群众利益、跨部门、跨行业的信访事项和信访复查件以及需要集体研究的重大信访事项等,均需提交会审会议进行讨论研究。会审会议的召开由区信访局牵头组织,信访事项主要涉及部门主办,其它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加会商,并按规定时间向信访局提交信访事项办结(办理)报告,并书面答复信访人。
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和会审,该区信访局最终确认薛文元在三十头社区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其户口在包河区属非征地农转非,且未享受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待遇,并根据合肥市的相关条例,对薛文元要求享受征地安置和失地农民保障待遇的诉求给予支持,终于让他顺利地拿到了安置补偿和每月360元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
“信访会审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信访事项办理的严谨准确性,避免了错办、偏办等情况的发生。 ”陈太胜表示,建立信访会审制度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好办法,能极大地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截至目前,该区共召开会审会议53次,办理案件86件,其中修改答复意见63件,彻底改变答复意见6件。
(姜颖王承本报记者王逸群)
新闻推荐
在银行临柜对私业务中,损坏换卡、挂失补卡、重写磁条、密码重置四类高风险业务是比较特殊的业务,其中一个环节是填写特殊业务信息核对表。对于这个环节,有些客户可能对于信息表中的一些必答项和选答...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