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学新生多把户口留老家安徽省户籍改革意见公布后,这一趋势会更明显;当心四种情况“丢户口”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1-09-23 12:34 大字

[摘要]我省户籍改革意见公布后,这一趋势会更明显;当心四种情况“丢户口”

本报讯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布了五条“户口迁移新政”,农村人口落户城市将越来越容易。 《意见》规定,凡自愿在安徽省工作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可直接将户口迁至其就(创)业地或实际居住地。技工院校学生参照执行。记者了解到,省城各高校这两年把户口迁到学校的新生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可能不到两成。专家表示,安徽省户籍改革意见公布后,这一趋势会更明显。

“转户口”新生逐年下降

“虽然上大学了,我还是把户口留在老家了,现在转非农户口容易,但是将来想转成农村户口就不可能了。”9月20日,来自安徽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大一新生曹俊告诉记者。记者从安徽大学新区学生户籍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前几年把户口迁到学校的大一新生比例在80%左右,这两年把户口迁到学校的新生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可能不到两成。

安徽大学新区学生户籍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今年户口迁移的统计还没出来,但是跟去年比应该还有所下降。 “现在不论是农村来的还是城市来的学生,一般都不会选择把户口迁到学校,差不多只有一成的学生才会办户口迁移。 ”记者在合肥学院南艳湖校区采访负责学生户籍管理的肖老师时了解到,以往,该校七八成的新生都会把户口迁到学校,现在这一比例差不多下降到10%左右。

不迁移户口的现象在专科学校更是“普及”,记者在合肥财经职业学院采访时了解到,该校今年招收的新生有2000多人,但户口迁到学校的新生差不多只有几十人。

上大学“跳农门”已成为历史,城市户口不再是“香饽饽”,根据安徽省政府新出台的户籍管理新政,将来在城市落户的“门槛”也是越来越低。合肥学院从事户籍管理工作的肖老师表示,以后把户籍迁到学校的农村新生数量还会更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规定新生入学可以根据本人意愿,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而最关键的一方面是,现在农村户口有土地,还可能有拆迁补偿等利益,户口迁到学校并没啥好处。

三成学生毕业后成“黑户”

“在我们中心每年会接收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3000多份,但有30%的学生对自己的户口和档案弃之不管。 ”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每年毕业之时,不少学生们忙于找工作或继续深造,忽视了自己的户口和档案的去处,最后发现自己变成“黑户”,档案变成“死档”的学生不在少数。

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年派遣到中心的户口和档案在3000份以上,这其中,只有70%的毕业生会到管理中心报到,履行正常的人事代理手续,剩余的30%则被弃之不管。

“有许多小两口准备结婚时,才发现找不到自己的户口,被迫延期结婚;也有一些人准备出国时,才发现户口不见了,办不了护照;有的大学生毕业几年后,考上公务员,才发现自己一直没有工龄……”该工作人员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原因还是许多学生在毕业之时,不知道户口和档案的重要性,往往等到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来补办,给自己增添不少麻烦。

四种情况容易变“黑户”

近年来,许多大学毕业生由于保管不慎,成为“口袋户”甚至“黑户”,大学生不愿意迁移户口,毕业后户口保管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据统计,户口问题多因四种情况导致。

第一种情况是单位不能落户,很多人便将户口揣在怀中成了 “口袋户”。小王就有这样的遭遇。2007年小王从皖南医学院毕业,由于工作一直在变动,小王一直没落户。2009年,打算结婚的他去当地的派出所一查才发现,自己居然是个“口袋户”。

第二种情况则是大学生在毕业时还没有找到工作单位,或者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因此不愿落户。许多人觉得户口在学校就业中心有两年的寄存期限,就想趁着两年找到正式工作再去解决户口的问题。谁想,找到工作后却将户口“遗忘”了,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麻烦。

第三种情况是户口迁移证遗失。一些大学生毕业时因为忙着找工作等种种原因,没有及时落户,户口迁移证又因各种原因遗失了,从而使得结婚等都受到影响。

第四种情况是本人落户意识不强,觉得户口问题无所谓,毕业时学校也没有专门指导和提醒,导致一些学生对落户不在乎也不知情,揣着户口迁移证也不知道如何去办理落户手续。而有的大学毕业生,因身份证过期或丢失,则直接从“口袋户”变成了“黑户”。

专家建议,学生毕业后,如果工作单位不能接收档案和户口,最好是把档案放在人才中心,跟人才中心签订代理合同,并建议以“就近原则”选择人才中心。如果毕业生选择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去工作,一时无法落户,可考虑先把户口和档案遣回原籍。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棉花为何会“二次生长”?

笔者近日在棉花产区调查时,看到有少数农户的棉花 “二次生长”严重,产量受到很大影响,即使是种同一个棉花品种,出现“二次生长”的棉花,比正常生长的棉花要减产20%左右。这种现象,不同年际之间都有发生...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