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油菜开镰籽归仓又闻木榨菜油香

江淮晨报 2017-05-21 04:21 大字

老师傅们在撞榨,这可是个力气活。

油菜熟了,开镰啦。

菜籽在农户们的一抬一落下颗粒收仓。

老师傅们正在磨粉。

老师傅们将磨好的菜籽进行摊晾。

手工榨出的菜籽油飘香四溢。

每年五月,是江淮地区菜籽收获的季节。今年,在合肥一座百年手工老式油坊内,榨油匠人们采用原始挤压方式,在炎热的夏日,上演着一曲厚重大戏,粗犷撞榨动作准确撞向木榨,诱人的醇香从油坊深处慢慢弥漫穿透而来。

庐江县柯坦镇地处丘陵山区,村民有种植油菜的习惯,这里有座老油坊,至今已有近200多年的历史,由柯坦镇油坊村汪道满经营,至今保留着古老传统的木榨榨油工艺和以菜籽兑换菜油的经营方式。

筛籽、车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饼、上榨、插契、撞榨到接油,10道工序,在传统的院落里进行,四五名榨油工赤膊袒胸,长裤上油渍光亮,手脚麻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榨油作业。

各道工序中,尤以撞榨最为壮观。开撞时,先要在撞击的木条上试试准头,此后大家一起往后仰,将梢高高扬起,然后像撞钟一样,利用腰部的扭力和梢的惯性,奋力往木条上猛撞。在“咚咚咚”的轰响中,每撞击一下,油槽边上便出了细细油珠,迅速从四面八方汇成油水,清香四溢的菜籽油顺着油槽汩汩地往油桶里流淌。古老的榨油交响曲响起,撞榨的老师傅们,光着膀子淌着汗,裸露的驼背彰显的是劳动者的坚韧和阳刚。

油坊最老的榨油工,是现年75岁的王绍仙,他从15岁起就在油坊卖力气,至今“工龄”刚好达到60年,他几乎见证了榨油手艺的兴衰更迭。“以前周边有不少油坊榨油,后来越来越少,现在庐江就我们一家了。”

这个传统手工木榨老油坊师傅们都年事已高,不到10人,平均年龄50岁以上,由于油坊工作累脏热,是个苦力活,年轻人不愿意学,这群老匠人为了守望那一丝飘香,正在坚持着。

油坊主汪道满介绍,木榨每次最多可放540斤菜籽,出油率达到30%左右。自产自榨的菜籽油纯正、味香、无污染,山沟里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每年油菜籽收获季节,油坊菜油飘香,前来买油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满负荷产出的五六万斤菜籽油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晨报记者 王刚 文/摄 通讯员 左学长

新闻推荐

金融“接地气” 脱贫不再难——庐江农商银行金融扶贫纪实

庐江农商银行金融扶贫纪实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