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带来了“水长治”
[摘要]合肥年底前将建立新的市、县(市)区、乡镇、村居河长体系
在庐江县庐北大圩防洪工程台创园段,眼前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来回穿梭,吹泥船正在河中吹填作业,清除河底淤泥,然后再用河底淤泥填入河堤背后的水塘,加固河岸大堤。在6个月时间内,杭埠河49万方河底淤泥将被清除。这是合肥河长制工作的一个缩影。得益于河长制,合肥市河流河岸脏乱差基本得到解决,河流环境旧貌换新颜,合肥市将不断完善河长制长效机制,河道环境管理及水环境治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今年将确定河湖分级目录 明确市、县、乡三级河长名单
“每个湖泊、河流都有自己的‘个性\’,污染也有不同的成因。若不能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那么湖泊治理会沦为一本糊涂账。”庐江县主要负责人介绍。“先把‘外围\’做好,不让城市污水进入湖里。”
目前,庐江县10多条主要河流都由县、镇党委主要领导担任“河长”牵头巡查。同时,对每条河流调查诊断制定不同的治理策略。
“目前,县河整套水处理体系已经进入稳定运行期,其中各个工艺正在一步步发挥其各自的功效,河道中,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也陆续出现。”庐江县水务局副局长周琼介绍,经过水环境综合治理,这里已成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绿色生态廊道,满足市民休憩、游览的需求。
环巢湖采访的这些天记者看到,每到一处河流,岸边醒目处总会竖着一块“河长制”河道管护公示牌,上面写着河长名字、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市民如发现河流水质有问题,一个电话就能很快找到相关责任人。
如今,“走河”已成为全市各级“河长”的常态工作。包河区义城街道环保办负责人陆进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对这一片区进行“走河”巡查。身为这段河流的河段长,他要对河流的污染情况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张邦国表示,合肥市一直在摸清造成水质污染的生活污染、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状况,建立“一水一档”,包括河道基本状况、水质及水环境状况;制定“一河一策”,包括综合整治措施、长效管理措施、治理工作安排等。“合肥境内河流较多,城乡河流环境差异较大,必须通过持续‘走河\’才能掌握基本情况。”
“河长制”已成为合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合肥市将确定河湖分级目录,明确市、县、乡三级河长名单,全市一把手担任省级巢湖河长和合肥市总河长。2017年底前,建立新的市、县(市)区、乡镇、村居河长体系,并制定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
合肥市级已编制完成南淝河等4条水体达标方案
“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巢湖水质逐渐好转,实在难得。”在对巢湖及其入湖主要河流水质进行实地调研后,有关环境专家对合肥市在巢湖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除了必要的工程措施之外,是责任落实的‘河长制\’带来了‘水长治\’。”张邦国表示,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占巢湖流域国土面积比重从27%增至65%,拥有的巢湖湖区面积从三分之一拓展到全湖,水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合肥市环境保护局污染防治处处长沈建群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河长制”实施4年来,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有了很大进展。与“十一五”末相比,去年底,巢湖水质由五类好转为四类,由中度富营养好转为轻度富营养,全湖营养指数从60.8下降到54.4,环湖生态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合肥市级已编制完成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等4条水体达标方案,各县(市)区、开发区也对辖区河道或支流制定水体达标方案。方案根据流域特点,分别提出污水外调、生态补水、沿河截污等近期工程及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城市初期雨水处理等远期措施。
下一步,合肥市将严格考核问责。实行市级督查、河长单位巡查、人大政协专项巡视制度,开展对账式和菜单式督查,每月对各地进行暗访,问题及整改情况以照片形式做到一一对应、前后对账。研究出台合肥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加强问责。
晨报记者 余佼佼
新闻推荐
昨日,中国合肥(庐江)第九届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借助此次旅游节,庐江县重点推介四大旅游线路,分别为茶文化温泉养生之旅、茶文化踏青健身之旅、茶文化禅修祈福之旅、文化人文研学之旅。更加突出...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