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档升级让法制宣传教育与新市民零距离接触省城新增10家“新市民普法之家”

安徽法制报 2014-10-15 20:19 大字

本报讯 家住合肥市新站区光明社区的小李,最近有个新发现,社区里多出了一个“新市民普法之家”,恰逢他刚换了工作,于是来到这个“新家”咨询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值班人员热情找来律师耐心为小李做了回答,小李很是满意。其实,光明社区正是合肥市第二批被命名为“新市民普法之家”的10家社区之一。 10月11日,记者从合肥市普法办获悉,继去年年底首批“新市民普法之家”成立后,第二批又新鲜出炉,至此,全市新市民普法之家达到20家。

据了解,基于合肥市新市民(指外来务工经商、拆迁转化、异地大学生等人员组成的群体)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流动性强、法律观念淡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等特点,为了加强对新市民的普法宣传工作,去年12月,合肥市命名了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等10个“新市民普法之家”。近一年的时间里,挂牌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各出奇招,各有收获。经开区锦绣社区利用普法之家的平台,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分类普法;巢湖市岗岭社区在社区网站上开辟法律专栏;蜀山区家家景园社区开辟“一点一室一长廊”法制阵地;长丰县锦湖社区与辖区企业签订协议,将“新市民”法制教育列入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网络、电视等设备,抓住班前、工余时间,见缝插针地开展法制教育。特别是滨湖世纪社区“新市民普法之家”,自成立以来,做到了月月有计划、有活动,举办了29场次法律讲座,发放了2万多份宣传手册,营造了浓厚的学法氛围。

以“新市民普法之家”为平台,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新市民在精神层面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很多人由不懂法到依法办事。小马和小胡是巢湖市岗岭社区一所学校的保安,因为学校没有及时发放两人的工资,双方因此发生劳资纠纷。小马和小胡没有采取吵闹等偏激手段讨要工资,而是主动走进社区“新市民普法之家”寻求帮助。在社区调解员的协调下,两人很快拿到了工资。

“在村(居)设立‘新市民普法之家\’,就是要发挥村居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与广大新市民零距离接触的优势,实现免费法律服务向新市民延伸。 ”在今年9月24日召开的合肥市“新市民普法之家”工作推进会上,合肥市司法局副局长项红星对“新市民普法之家”的意义做了深刻的阐释。

不过,对照全市100多万的流动人口规模,区区10家“新市民普法之家”的覆盖面显然不够。于是,今年又命名了第二批“新市民普法之家”,分别是肥东县店埠镇青春社区、肥西县上派镇爱河社区、庐江县庐城镇鲍井社区、瑶海区胜利路街道大窑湾社区、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区、庐阳区大杨镇龙王社区、庐阳区杏林街道望城社区、新站区香江社区、新站区光明社区和高新区蜀麓社区服务中心江河社区。

数量在增长,质量也将提档升级。在普法内容上,“新市民普法之家”将不断加大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等与新市民群体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普及力度;在普法时机上,探索跟踪服务模式,对新市民的法制教育与跟踪服务管理有效结合,充分发挥辖区公安、计生、劳动等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通过指导所属部门及企业对新市民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使教育与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普法方式上,注重“随机说法”,通过在为新市民提供劳动就业、暂住证办理、权益保障等便民服务的同时,主动发挥好法制宣传的讲台作用,对新市民分别进行治安管理、劳动法规、卫生防疫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为更好地向新市民展开法制宣传教育创造条件。同时,利用通俗易懂、直观性强的展板、文艺演出、电影等,吸引新市民参与观看,使他们在繁重、单调的工作之余,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在一次次的欢笑声中普及法律知识。

(许平平记者周莹莹)

新闻推荐

聘书颁给执法监督员

12月4日,庐江监狱开展“阳光执法,帮扶新生”暨第二届开放日活动。当天,庐江县人大代表及法律工作者等应邀担任监狱的执法监督员,并举行聘请仪式和开展执法监督活动。省内6家企业送岗位进监区,与60多名...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