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实招破解企业“用工难”
庐江县政协副主席张平
省委、省政府出台的 《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提出,要强化人才支撑,缓解企业 “用工难”。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是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和政府互动,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企业、政府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用工体系,推动社会就业由“量”到“质”的转变,形成良好的用工环境。
当前,随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深入推进,庐江县企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掌握县域企业用工形势,找准企业用工难症结,对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是解决用工问题的前提
《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就业的根本性任务之一就是解决本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为此,县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就业目标管理制度,强化考核。一是财政投入要固定化。建立县、镇和社区(村)三级用工信息网络的“联网”,将这方面资金支出纳入各级政府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向农村劳动者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服务,推进有序就业。二是社会参与要多元化。解决农村劳动者就业,涉及就学就医、社区服务、户籍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交通、职业培训等多方面问题,需要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形成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
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是解决用工问题的保证
在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招工优势的前提下,以社保补贴为驱动,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对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引进的员工予以经济奖励。在吸引外来务工人员方面,要有“千金买马”的意识,将劳动力资源开发、引进、培育放到招商引资同等高度;注重促进就业政策宣传,抓住外出务工人员春节、“双抢”、寒暑假等相对集中返乡时机,通过展示家乡发展亮点和就业需求,引导县域劳动者主动回乡就业或创业。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用工问题的源泉
长远解决“招工难”“技工荒”问题,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走职教培训之路,将一般劳动力转化为技术劳动力。作为120万人口庐江县,其职成中心学生不足千人。对此,建议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基础性投入,加强与省内外知名职业院校合作,引进或共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或分校,引导、鼓励民间力量投资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要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之路,实施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培训项目,如采掘、测量、建筑施工、玩具服装、机械加工、园艺、导游等,培养出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工业立县”用工需求。
改善企业用工环境是解决用工问题的根本
企业招用工必须遵循市场运作和人性化管理方式,而不是政府包办代替,企业的责任感决定着职工的忠诚度,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保证。一是抓典型带动,开展示范引领。在全县选择一批用工情况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召开企业规范用工示范工作现场推进会,引导企业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切实解决用工思路狭隘、措施不力、方法不多问题。二是抓基础建设,优化用工环境。园区要加强文化、交通、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把园区建设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工业主战场。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要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就必须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三是抓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用工秩序。针对庐江县企业互相挖取职工现象,借鉴县渔网协会管理模式,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参与指导,组织企业有计划组建服装、电子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协会,明确企业用工条件,规范企业用工程序,调处企业用工矛盾,确保企业用工有序流动。
规范企业劳动用工是解决用工问题的基础
关键是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劳动合同签订。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义务与权利必须依法加以明确,企业应按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按时发放工人工资,遵守法定工休制度,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确保规模以上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使企业用工有一个稳定的基础。二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加大对企业职工就业权益的维护力度,妥善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增强企业就业员工的稳定性。三是加强劳动监察执法队伍建设。目前现有的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力量不足,工作很难到位,需要加强执法力量,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正常开展,为企业用工打造一个“招得进、留得住”的良好环境。
新闻推荐
北部新区谱新曲精彩潘集奏华章——淮南市潘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淮南市潘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