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置帮教注真情昔日囚子今成种粮大户

安徽法制报 2012-12-25 22:40 大字

“人穷不要紧,千万不能志穷;进监改造不可怕,重塑人生最重要”。时年50岁的朱世华是庐江县同大镇新河村村民,顶着“粮食生产大户”与公益爱心人士的光环,鲜有人能想到他曾经历过7年的铁窗生涯。幸运的是,镇司法所和镇村干部给予了他悉心帮教,让他重新扬起了人生风帆。 12月23日,记者从同大镇司法所获悉,随着天气转冷,朱世华正准备带着过冬礼品去看望镇上敬老院里的老人。

一时糊涂偷来8年刑期

1990年12月,朱世华的父亲突发重病却无钱治疗,当时才27岁的他无奈求助在合肥打工的朋友。当朋友得知朱世华的借款原因时,便欣然回答:“用不着借了,今晚就跟咱哥们走一趟”。“走一趟是什么意思? ”朱世华不明其意。当晚,他稀里糊涂地跟随朋友一行5人来到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直到这时,朱世华才得知是要盗窃电缆线,他拔腿就要走,可被随行的人拦住,并要求他负责望风。碍于面子,加之为父治病求钱心切,朱世华勉强答应了。

得手后,朱世华分得了1300元赃款。虽然筹到了救命钱,可涉世未深的他却因这1300元酿成了终身遗憾。案发后,朱世华心惊胆战,四处躲藏,一年后还是被警方抓获,1991年因盗窃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年。

入狱后,家中接连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让朱世华焦虑不安。先是孩子出生,然后便是父亲病逝,母亲不堪压力病倒。细心的管教民警观察到这些,给了他如春风般的关怀。渐渐地,朱世华努力改造,多次被评为劳动能手,并于1998年2月提前释放。

诚心悔悟 真情帮教添信心

回到家中,朱世华决心改写不光彩的人生。然而,与人说话办事,他总觉得不自在,心中的阴影挥之不去,精神状态非常低迷,一度产生外出乞讨的念头。这时,同大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走进朱世华家中,为其制定了“结对帮教、交友帮教、服务帮教”的方案。一开始,朱世华还抱着消极的态度,不愿主动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教育与感化,朱世华与司法所人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99年春天,得知朱世华有承包村里100亩抛荒水面养殖螃蟹的想法,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与村里干部联系,取得了村委会的同意。当年螃蟹成熟,朱世华收入2.4万元,这是他刑满回归后淘到的第一桶金。次年春天,朱世华又要承租400亩抛荒田,司法所工作人员帮助他拟写了承租合同。司法所和镇村干部的真情帮教让朱世华重新树立起了信心,点燃了他的创业激情。

随后的几年里,朱世华的事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2005年起,他更实现了连续四年年收入50万左右。 2008年,朱世华被庐江县委、县农委评为“庐江县首届农民专家”,2011年被巢湖市委、市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大户”。

风雨过后 感恩回馈社会

经历了人生起伏,如今的朱世华更加注重心灵的充实。在司法所的影响下,他开始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社会。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朱世华赶到镇民政办捐款2000元。连续六年,每年春节前他都要捐送敬老院1吨优质大米,对于村里6名未住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他还会送去棉衣等物品。朱世华的一次次热心义举,受到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不仅如此,他还与本镇的刑释解教人员成了朋友。 2007年,他被省司法厅选为全省回归人员创业典型,在全省作巡回演讲。受到朱世华的感召,同大镇另外几名回归人员张某、方某等人也先后承租了土地,走上了致富道路。

·吴子新张克田本报记者周莹莹·

新闻推荐

坠井事故教训该记取

4月11日凌晨5时35分,庐江县消防中队接到报警称:一名60多岁的老太太跌入10米深的水井,所幸消防官兵及时赶到,仅用了15分钟就成功将老人救出。这是2013年以来庐江消防参与处置的第4起深井救援。11...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