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洽干群关系 八类问题当避免
“我们村的干部从不为村民服务,整天就知道吃喝贪……”近年来,记者下乡采访,每每谈到村干部时,很多村民是满口怨言,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此外,不少村干部一谈到工作,也是满腹牢骚,埋怨刁民多,不配合。在此,本报记者结合平日接访情况,发现影响干群关系的八类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村民不懂政策埋怨村干部。
最近,庐江县矾山镇乐华村高主任来信说,他们村有一村民徐某某,今年40多岁,十几年前妻子和孩子服毒自尽。五年前,徐某某在外打工时,认识一云南妇女并与之结婚,之后两人生育了一个孩子。云南女此前结过一次婚,生过两个孩子。
高主任信中反映,按旧的省计生条例规定,徐某某应缴纳社会抚养费,但他一直未缴。去年3月,修订后的省计生条例规定,像他这种情况不再属于“计划外生育”情况了,不需要再缴纳社会抚养费,可镇政府还向其催缴,否则不给小孩入户。徐某某的妻子和母亲由此认为是村干部和她们过不去,两人经常到村里找茬闹事,“搞得我们束手无策啊。 ”
二、村干按政策办事得罪了村民。霍邱县彭塔乡一村主任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们村村民陈小明(化名)外婆去世,老人的家属将其偷偷土葬,不久,彭塔乡政府知道此事,派人起尸火化,并要求村干部配合镇里工作。
这位村主任说,今年清明节,从外地回家的陈小明请他们村干部吃饭,他们应约前往,谁知,陈设下的是“鸿门宴”。几杯酒下肚,陈小明谈到几年前外婆被起尸一事,认为是村干部“捣鬼”,对他和支书动起了拳头,将他打成轻伤。“我感到很委屈,起尸火化一事又不是我们举报的,我们只是配合镇里工作,怎么能怪我们呢?”
三、村集体招待费多惹民怨。铜陵县天门镇高联村村民反映村干部大手大脚花钱,用村集体资金购买香烟茶叶,为自己购买养老保险……动辄数千上万元,花起来眼都不眨一下,“光2006年的招待费就支出了近12万元。 ”
对此,村民非常不满,向当地纪委举报,当地纪委调查后定性为村里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村集体资金,村干部花起来太“慷慨”,如此做法,村民怎能没意见?
四、村账目不清引发村民质疑。
涡阳县城西街道办事处尹沟社区村民反映,他们的青苗补偿费、手压井补偿费、玉米补贴款等多项政府补贴款不知去向,为此,村民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原村支书兼村主任,双方矛盾尖锐。
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这位原村干解释,这笔钱的确没有按规定支付给村民,但他也没有装入个人口袋,钱都花到修路等村集体事项开支上了。但村民反映每笔开支村里都没有明晰的村务账目。村账目不清,票据不全,难免让人怀疑,怎能不招来村民的质疑和举报?
五、村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
肥东县石塘镇四合村一村民反映,前段午收时,正是秸秆禁烧季节,一村民却不听招呼点了火,村支书一气之下,派人将当事人打伤,自此,村支书和当事人结下了梁子。
禁烧高压政策让村干部的压力特别大,的确不容易,可是对顶风焚烧秸秆的村民,村干以武力相向,这种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不仅会加剧干群矛盾,还影响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
六、不作为乱作为群众不满。去年,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新沟村村民反映,村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乱作为,用“低保”做人情,将“低保”送给亲戚或朋友。如该村有一家拥有千万资产、且已离世的村民还在享受低保待遇,而居住土坯茅草房的困难户却“吃不上”。记者采访时,村民对村干的乱作为,纷纷表达不满。
七、村干部办事能力弱。灵璧县高楼镇多位村民反映,村里修“村村通”,少部分村民无钱或不愿捐资,村干部就扣留了他们的“一卡通”存折。此事后经镇政府查实,责令村干部把存折发还给了农户。
少数村民不愿捐钱修路,可尝试多种办法解决难题,违背政策扣留“一卡通”,不仅说明自己没办法,还引起村民的不满和怨恨。
八、村干部私心重利用职权徇私。灵璧县渔沟镇良集村村民王某某反映,他爱人计划内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为了给孩子上户口,他送给村支书两条香烟,请其帮忙,谁知村支书还让他再拿出600元 “入户费”。他觉得这钱交得冤,可是又不敢得罪村干部,只好违心地交了。对村支书如此行为他很是气愤。在当前农村,类似情况比比皆是,也广受村民诟病。
总之,解决干群矛盾,作为村干部,唯有把群众放在心上,尊重群众,依法维护村民的民主自治权利,真正做到村务财务公开透明,群众才会把你当成自家人来信任。相应地,作为村民,也要尊重、理解并支持村干部工作,如此双方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
本报记者 王明存
新闻推荐
每户补贴830元,年底前完成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