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回收“不好做”,群众对秸秆还田不积极——秸秆禁烧,敢问“路”在何方?
随着油菜、小麦等午季作物收割季节日益临近,一年一度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大幕渐次拉开。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出台的秸秆禁烧令对控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秸秆综合利用仍然面临一系列难题,如何调动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成为关键。
多地出台秸秆禁烧令
合肥今年的禁烧工作部署比往年早十来天。 4月27日,该市午季秸秆收购对接会暨县乡禁烧办主任会决定,从5月15日至6月30日,合肥市33个重点区域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等。为此,各级政府将抽调干部对重点禁烧区域实行“24小时驻守、巡查和值班”,“力争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同时,该市今年继续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近年来,除了省城合肥以外,淮北、阜阳、淮南、六安、亳州、蚌埠、宿州、滁州等小麦和油菜主产区也相继出台秸秆禁烧政策,同时因地制宜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据省环境监察局副局长魏继伯介绍,今年安徽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已上报省政府,或将秸秆禁烧工作与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验收挂钩,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禁烧工作取得实绩。
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多
禁烧以后,如何为秸秆寻找好的出路成为焦点。省农委能源办主任陈靖宏表示,近年来,安徽省各地投资建设了一批秸秆人造板、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气化、秸秆成型燃料等综合利用项目。同时,在全省推广应用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栽培食用菌等技术。
合肥市近年来将秸秆粉碎还田作为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合肥市农委能源生态处处长李祥告诉记者,2011年,该市约40%的油菜和小麦秸秆实施还田,今年重点禁烧区油菜秸秆离田还田、小麦秸秆机械粉碎旋耕还田每亩将补助20元。此外,该市还引导农民把油菜秸秆挑回家,分散处理,或者采取“田头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覆盖还田、墒沟埋草、免耕还田等办法,培肥地力。
据了解,秸秆回收利用近年来也取得一些新的进展。阜阳、六安、宿州等地先后建设了一批生物质发电厂和秸秆板材厂,消化了部分秸秆。今年,合肥市将加大对秸秆收集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庐江县凯迪绿色能源公司在肥西县三河镇、丰乐镇、严店乡开展10万亩油菜、小麦秸秆田间全程机械捡拾、打捆、收集利用试点工作。
企业和群众积极性不高
业内专家坦言,目前,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仍然存在利用率低、产业链短以及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尽管合肥市每年都组织多家秸秆收购企业与县区对接,签署秸秆收购协议,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据多年从事秸秆收购的合肥国庆秸秆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庆介绍,该公司2005年花400多万购置了40台秸秆捡拾机,“至今还未收回成本”。现在只剩下20台捡拾机,去年收购秸秆不到1000吨,而这样的收购量在合肥市已经算是比较大了。同样从事秸秆收购的长丰县造甲乡陈刘村苏其菊也坦言,目前秸秆回收“不好做”,出价比较高的某板材加工企业 “今年不收了。 ”
全国劳动模范、肥西种粮大户严德敏近年来精力主要集中在秸秆还田上,他在收割时同步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采用深耕等技术,每亩费用只增加5—10元,却能改善土质和肥力,下茬作物长势明显好于未还田的田块。但同时,由于田小、地分散,加之农村“双抢”季节劳动力缺乏,秸秆还田后易漂浮、难腐烂等原因,群众对推广秸秆还田积极性并不高。
本报记者程茂枝
新闻推荐
合肥七里站街道引入媒体为“第三方”,面向家庭拓展人口计生服务计生干部乐当社区“和事佬”
上周五一大早,家住合肥瑶海区的黄斌开车带着老邻居吴刚,来到他们所在的七里站街道办事。看着两人有说有笑的样子,很难想象他们过去曾经是积怨很深的“冤家对头”。说起以前两家“交恶”的情景,面...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