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国家出钱帮农民“保健”土壤今年安徽省25个县市区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中央财政补贴3040万元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0-08-13 13:16 大字

[摘要]今年我省25个县市区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中央财政补贴3040万元

记者日前从省土肥总站获悉,安徽省今年有25个县市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县,主要开展秸秆腐熟还田、绿肥种植、商品有机肥施用,项目总实施面积152万亩,总补贴资金为3040万元。

补贴标准每亩20元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随着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有机肥料的投入量不足,导致耕地养分投入与产出失衡,造成地力下降、土壤退化、耕层变浅、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安徽省年产农作物秸秆4000多万吨,由于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局部地区随意焚烧秸秆现象比较严重,既浪费生物资源,又造成严重污染。 ”省土肥总站赵建勋站长表示,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是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根据该项目实施方案,霍邱县、舒城县、明光市、凤阳县、肥西县、肥东县、庐江县、无为县、桐城市、枞阳县、绩溪县、宣州区、繁昌县、南陵县、贵池区15个县市区,实施稻田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每县实施面积8万亩,共120万亩;长丰县、居巢区新增实施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每县实施面积6万亩,共12万亩;宿松县、太湖县、怀宁县、泾县、旌德县、金安区6个县区,实施绿肥种植补贴,每县实施面积2.5万亩,共15万亩;涡阳县、蒙城县实施商品有机肥补贴,每县实施面积2.5万亩,共5万亩。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2640万元,采购秸秆腐熟剂,对农民应用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给予补贴,按每亩2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300万元,采购绿肥种子和根瘤菌剂产品,对农民种植绿肥给予补贴,按每亩2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00万元,对农民施用商品有机肥给予补贴,按每亩2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项目实施所需秸秆腐熟剂、绿肥种子、根瘤菌剂、商品有机肥产品由省农委组织,省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采购,并与中标生产厂家签订供货合同,中标企业负责将绿肥种子、根瘤菌剂、商品有机肥,按时运送到位并发放到农户。

三大途径提升有机质

省农委土肥总站研究员邱宁宁告诉记者:“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是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残余物形成的或者人为施用各种有机物,它的性状与数量对于土壤肥力与形成作用都有密切关系,土壤团粒结构、透水性、持水量、通气、吸收量等都决定于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一旦提升,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有利作物根系全面吸收氮、磷、钾等养分。 ”

如何提升土壤有机质?邱宁宁说,方法很多,常规的有3种:一是采取秸秆还田。秸秆直接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固定和保存土壤养分,促进土壤中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释放,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且对后季作物的增产和培肥地力有一定的作用。二是大量施用有机肥。尽量使用畜禽类农家肥以及沼液、沼渣,此外,还可施用商品有机肥。三是种植绿肥。种植绿肥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土壤的理化性状,紫花苜蓿、剑舌豌豆、紫云英、苕菜都是比较理想的绿肥。

项目区稻田秸秆还田率力争达到95%以上,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基本杜绝,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提高。在绿肥种植项目区,绿肥鲜草亩产达到1500公斤以上。以上两种模式的应用,均减少化肥施用量10%以上。同时,在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推广增施商品有机肥技术,充分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按照项目区三年后农田有机与无机肥施用比例达到3:7的目标要求,逐步加大商品有机肥使用量。

邱宁宁算了一笔账:全省按项目区总面积152万亩计,可节约化肥投入约330万公斤(纯养分),合计1870万元。同时,土壤肥力提高,有利于农作物增产。

补贴详情须张榜公布

按省农委要求,各项目县区要将实施面积分解到乡镇、村组,落实到农户和地块,按村民组登记造册,并以村为单位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户开展秸秆腐熟还田、绿肥种植技术和商品有机肥施用。项目县要将实施区域的农户、地块和补贴内容,通过张榜公布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以增加补贴发放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

省土肥总站和项目县农业部门开通技术咨询服务热线,及时解答农民在应用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由此激发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改变农民长期以来“重无机、轻有机”的不良施肥习惯。省土肥总站技术咨询电话是:0551-2659918。

本报记者冯长福实习生 杨安琪

新闻推荐

安徽省谋建“江淮大运河”交通部副部长表态支持,多部门将协调共建

交通部副部长表态支持,多部门将协调共建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