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平安合肥” 守护百姓安居乐业

合肥日报 2016-09-13 00:00 大字

肥西县严店派出所的视频监控大厅里,民警正通过大屏幕对全乡各主要路段和重点单位进行监控。  徐勇 摄

新闻摘要

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注重依法治理;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公共安全维护能力、水平;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推进社区“四化”建设,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合肥市在社会治理领域持续创新,法治合肥建设迈向新高度、平安合肥建设取得新成效、和谐合肥建设取得新进展、幸福合肥建设取得新成果。全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日益完善,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和谐稳定,合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殊荣20年未曾中断,第三次捧得“长安杯”。

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近年来,合肥市注重依法治理,充分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治理规则体系,积极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社会治理问题,努力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市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依法行政工作连续五年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位居第一;合肥市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制定符合合肥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合肥市先后出台了《合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合肥市小餐饮食品安全整顿规范指导意见》及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四大机制等73个相关的地方性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合肥市社区矫正条例》《合肥市法律援助条例》等被列入2013~2017年立法规划,在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文件,每年对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出台了《合肥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工作制度,建立决策法律咨询平台,提高了依法行政决策水平;全面推行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工作,规范行政执法。

全市法制宣传教育稳步推进。合肥市在全省首创“新市民普法之家”;启动“服务新市民、普法进万家——全市法律六进巡讲活动”,组织市“六五”普法讲师团深入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社区、单位,开展专题法制讲座,掀起全市崇德尚法新风尚。

打造无缝对接立体防线

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

五年来,合肥持续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的维护能力、水平逐年提升。2015年,在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场会上,“合肥经验”面向全省推广。

走进瑶海区和平路街道华业苑小区,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因为老旧小区改造,多个路口增添了探头。这些或静态或旋转的探头,24小时在岗,守护着小区平安。现如今,探头已成为城乡一道平安风景。目前,合肥市市级“天网工程”已全面建成;全市1274个村(居)实现“村村通”,占村(居)总数的98%,“村村通”探头数达8848个。

“全市视频资源共享应用,在公安、城管、应急、人防、市政等多个领域发挥效能。”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构建视频防控体系之余,合肥市深入推进综合警务站、轨道交通、巢湖水面、警用航空等警务机制建设,打造地下、街面、水上、空中无缝对接的立体防线。

邻里守望,共建平安。合肥市创新和加强群防群治,招募了4960名城区平安志愿者,组建了532支农村义务巡逻队,7120名义务巡逻队员深入背街小巷和农村自然村开展巡逻防范工作,消除治安死角和盲区。

“大调解”化解矛盾于基层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调解组织。

五年来,合肥精心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更有群众性、专业性、联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9月8日,肥西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综合服务中心内,调解员张杰正忙着调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经过推心置腹的调解,双方情绪渐趋平静,理性解决问题。“我们中心成立于2014年,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8%左右。”张杰介绍。

“2012年,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大调解工作走上科学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道路。”市司法局基层工作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形成了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互补”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多元格局。全市建立调委会2027家,拥有调解员13308名。全市医患纠纷、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警民联调室实现了全覆盖。

“针对重大事项,合肥市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到风险预测常态化、风险评估大众化、风险化解定期化。”市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完善公开听证、专家论证会等制度,建立社会调查、社会评价等机制,采取媒体公示、公众表决等办法,确保出台重大社会决策或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前,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四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夯实基层基础,推进社会治理。

过去的五年,合肥不断强化基层社区建设,社区网格化、组织化、信息化、服务化建设持续推进,社区服务管理总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9月9日,记者在滨湖世纪社区服务中心看到,前来办事的居民络绎不绝。由于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接入,很多居民无需再跑多个部门,一站式完成办理事项。作为“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2015年起合肥市全面运行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全市现有4个区级综合信息平台,352个社区信息服务平台,覆盖人口近300万人。这一平台整合了17个部门289个便民服务项目,实现全人群覆盖、全区域通办。

与此同时,全市城乡社区实现了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分类实施了“大社区”管理、街道社区整合、“两委两站多中心”社区组织和扁平化管理等模式,完善了工作重心下沉、资源合理配置、管理服务高效的社区工作机制;建成了功能完备、服务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和农村标准化示范社区,启动了社区“老少活动家园”等众多社区服务项目。

发挥社会组织功能,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合肥在全国率先以“1+4”的形式出台了社会服务系列政策,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全面实行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完善扶持政策、对新登记的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鼓励申报财政奖补,推进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养老服务等基本社会服务……全市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蓬勃发展。

·本报记者 华新红· 

新闻推荐

刑警支队抓获十名扒手

本报讯日前,刑警支队采取巡逻、追踪、盯梢措施,抓获十名扒窃嫌疑人。刑警支队对近期扒窃案件研判发现,一伙外地扒手流窜到芜湖市,每逢周五至周日下午时至晚上时活动。支队立即作出部署,针对性采取行动...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