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安徽大鼓带进小学课堂省级非遗传承人江义阔:原创才有市场
[摘要]省级非遗传承人江义阔:原创才有市场
安徽大鼓传人江义阔(资料图片)
安徽大鼓非遗传人江义阔这几年特别忙,各种演出要排档期,大小节目都要新编剧本,非遗也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主旋律,更要“把脉”客户需求。尽管说了一辈子大鼓,并没有让他发财,但他说,就爱上了这一行,矢志不渝追求,这一门艺术就能得以传承,不会消失。
非遗大鼓传人走进学校招徒
年逾古稀的江义阔如今不但是大鼓书的艺人,还是大鼓书教学的老师。最近,江义阔家所在的肥东县八斗镇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把安徽大鼓带进小学课堂。八斗镇与八斗学校携手开班授课,请江义阔给八斗学生传授安徽大鼓的精髓。“课程设置注重互动环节,寓教于乐,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江义阔说,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加安徽大鼓的知晓度,更能够提高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寻找合适的接班人。
这已不是江义阔第一次走进课堂。去年,他还应邀前往肥东县一家职业教育学校,为那里的学生讲授大鼓,前后一个月的时间,他为这个学校专门写了一个安徽大鼓节目,讲述的是这个学校一名机电专业学生刻苦学习技能,获得全国比赛大奖的故事,并手把手教一名学生去表演。“那一个月等于‘卖\’给他们了,和他们教职工一样上下班,最后他们给了2000多元的报酬。”江义阔说,当这一门艺术成为他一辈子的职业,虽然不能追名逐利,但“吃饭”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一个月辛辛苦苦,收入不多,但江义阔一样很开心。
安徽大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口音,是特有的地域文化,于2008年入选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义阔作为安徽大鼓的传承艺人,师从安徽大鼓名家刘正先。从1968年高中毕业到现在,江义阔在安徽大鼓的艺术征程上,已经不停奔走了将近半个世纪。这些年间,他亲历了安徽大鼓最辉煌的年代,也经历过无人问津的一段漫长的失落期。
安徽大鼓重现辉煌
在江义阔的人生经历中,安徽大鼓艺术的历史,一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之前,都很辉煌。肥东的梁园、八斗、古城、店埠,以及长丰县、肥西县等合肥周边乡镇、农村,都辟有专门书场。“那时候我一年的演出都有400场,几乎每晚都要去表演,甚至一晚上要赶好几场,乡亲们都喜爱听。”江义阔说,那个年代安徽大鼓的红火,如今仍是最好的记忆。据江文阔回忆,1978年合肥市曲艺团恢复,刘正先上演《杨家将》、《月唐》等传统长篇书目达七个月,场场满座,票房纯收入达万余元,这在当年可是非常好的效益,为曲艺团的重建作出巨大贡献。
然后,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前后这十年,是安徽大鼓艺术消沉的十年。“没人管、没人问,也没人听,我们这些艺人就像没了魂。”江义阔说,“过去最鼎盛的时候,整个肥东有一百多大鼓艺人,而如今还在登台表演的,恐怕也就我一个人了。”那十年他熬了过来,他清晰地记得,2002年他来到合肥和平广场参加了一场大型演出,从那以后,他又迎来了新的辉煌。“以前面对的观众是乡村群众,现在面对的都是大舞台;以前演出的都是传统长篇大鼓,包括《杨家将》、《烈火金刚》等,一场演出都是几个小时;现在都是小段子,长度要控制在十分钟左右。”江义阔说。
这是他这些年“走江湖”的变迁
2011年,江义阔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2年,由他创编曲目《说唱刘大妈》在首届安徽省“鼓书”曲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是他获得的最高荣誉。如今虽已是70多岁的老人,但江义阔仍然保持着高昂的创作热情。“我的节目现在都是原创,针对不同演出、不同对象,必须创新求变。”江义阔说,非遗也要适应市场变化。
记者武鹏通讯员纪瑞陶婷婷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4日,合肥市收到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第二十六批环境信访件38件,反映的多为复合环境问题。第二十六批环境信访件涉及11个县(市)区、开发区,2个市直单位,分别是:肥东县(3件)、长丰县(3件)、...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