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稳中有进 稳中提质 稳中增效——肥东县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江淮时报 2016-08-26 00:00 大字

[摘要]肥东县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近年来,肥东县以打造都市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培育和构建优质粮油产业、特色蔬菜产业、生态养殖产业、苗木花卉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1-6月份,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加值20.6亿元,增长3.4%。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8218元,同比增长11.7%。夏粮总产10.81万吨,与去年持平;油菜总产9.3万吨,增长2%;肉类、禽蛋、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4.2万吨、2.33万吨、3.32万吨,分别增长0.6%、3.3%和7.8%;蔬菜总产26.5万吨,增长7.2%,瓜果产量6.98万吨,增长8%;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 148亿元,增长10.3%。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的良好发展态势,先后被授予 “中国无公害蔬菜十强县”、“中国芝麻油之乡”荣誉称号。

转方式,积极建设现代农业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实施千亿斤增粮工程,夯实粮食发展基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引路,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续建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示范村、示范家庭农场各2个,建立省、市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单元33个,示范面积1.1万亩,通过推广秸秆还田、机插秧及“三控”技术模式等措施,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继续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建立长临河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验区核心面积4000亩,着力通过化肥减量增效,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废弃物利用处置,氮磷生态拦截等措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配方肥料2.54万吨,可减少不合理施肥用量0.12万吨(折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推广配方肥料2.54万吨,预计可减少不合理施肥1150吨(折纯)。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建设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10座,总数达到36座,全县水稻机插率达35%;发展各类植保机防队128个,机防队员1800多人,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20万亩。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在认真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继续实施农机化推进项目,加快农机装备更新、升级,逐步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71万千瓦,拥有各类农机具10万多台(套),其中谷物联合收割机2140台、大中型拖拉机2375台、水稻插秧机330台。完成夏播总面积约142万亩(含灾后“改补种”0.89万亩),其中水稻111.3万亩,玉米3.8万亩,花生4万亩。

调结构,扎实培植特色产业

把蔬菜生产作为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重点打造“三路三带”特色蔬菜产业板块,加快特色产业培育,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居民“菜篮子”需求为导向,制定全省蔬菜大县发展战略,确定“三路三带”区域布局,大力推进蔬菜种植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涌现出撮镇万亩露地蔬菜、万亩莲藕,福泉1.5万平方米工厂化食用菌,牌坊8000亩设施栽培等一批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全县规模蔬菜种植达10万亩,1-6月份,新建规模钢架大棚基地1100亩、温控连栋大棚3万平方米,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6.43万亩。有序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抽检蔬菜农残样品2099个,合格率达99.9%。新建规模蔬菜基地农残检测室3个,总数达到18个。在5个蔬菜生产基地试点产品准出制度,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获得“三品”认证农产品总量达96个,其中有机产品34个。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厉打击各种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先后对400多家农资生产经营企业、40余家农民合作社、21个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重点检查,抽检种子样品32个、肥料样品17个、农药样品4个,查办案件15件,查获涉嫌违法农资12吨,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转方式,加速产业发展融合

通过品牌化引领提升价值链,集群化发展延长产业链,组织化联合构建主体链,信息化建设打造创新链,共赢化机制建立利益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2015年投资1320万元,在白龙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覆盖区域4.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1亩的农业田间工程,进一步改善园区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目前,园区已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园6400亩、苗木花卉经果林示范园6800亩、设施栽培示范园4700亩、高产粮油示范区1.28万亩,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聚集度、产业集中度、农产品加工度全省领先,领跑全市,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首批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创造了享誉全国的“肥东模式”。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68家,其中省级16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7家。1-6月,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48亿元,同比增长10.3%。建立各类生产基地45万亩,带动农户38万户;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21个,其中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肥东的泥鳅挂面、挂面圆子等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落实光辉食品、温氏畜牧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22.74亿元。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整合有效资源,按照“六有”标准在众兴永安等10个村(社区)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同时,在17个乡镇、67个行政村建立“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开启肥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时代。休闲农业强势崛起。发挥省会郊县优势,充分利用本地的山、水、林、园等资源,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美丽田园和乡村旅游示范村,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县拥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25个,1-5月,接待游客135.4万人次,营业收入1.3亿元。

促统筹,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全市先行、全省示范、全国典型的标准,紧扣“生态环境优美、乡风人文和美、群众生活甜美”的目标,着力打造“点”有特色、“面”有规模、整体协调的幸福美丽新乡村。安排专项资金2.4亿元,广泛开展“环境整治、人口集聚、产业支撑、文化养育、服务提升”五大工程,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48个,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其中塘西和罗家疃中心村的规划文本被列入 《安徽省美好乡村规划集锦》,牌坊乡被打造成全省知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着力推进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村村绿”、“户户绿”和“当家树”活动,突出整治“八乱”现象,达到“八化”标准。推进人口集聚工程。加快“百村规划”进程,合理安排中心村、保留村的区域布局与建设规模,原则上每个村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创新中心村培育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管理,推动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集聚。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对近城、近郊村(居、社区),全面加快城市化;对偏远区域,优先考虑乡镇政府驻地村、传统集镇、特色产业村、交通节点村、景区周边村等条件较好的村,培育一批中心村,着力推进农村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推进文化养育工程。打造文化品牌,重点塑造以忠孝公廉为标志的“包公文化”、以崇善尚德为核心的“好人文化”和以“渡江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文化品牌。构建文化载体,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作用,引导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突出文化惠民,加强县、乡、村基础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情。

聚合力,全力实施脱贫攻坚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创新扶贫机制,努力把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补齐。精准识别。对全县14个贫困村,10410户、24716人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完善村表、户表,及时更新扶贫手册,夯实了脱贫攻坚的工作基础。精准定责。按照县负总责、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乡镇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各乡镇成立了扶贫工作站。县几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联系乡镇、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成立14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县直101个单位和20个乡镇、园区3823名干部结对帮扶7393个贫困户,实行一季度一调度,做到帮扶对象定位到户、脱贫责任定位到人。***。捋清致贫原因和扶持措施,把脱贫时间表落实到户,实行分类帮扶、量身定策、精准脱贫,通过实施产业致富工程、就业增收工程、道路畅通工程、安全饮用水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强化大病救助、兜底保障、教育资助等,切实做到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研究出台特色种养业脱贫等16项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实行合力攻坚、分类指导、分户施策、整体脱贫。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安排4055.52万元,专项用于扶贫帮扶。大力实施光伏扶贫行动,拟建设23个集体光伏电站、606个家庭光伏电站。

抓改革,切实增强农村活力

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机制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受到国家农业部的肯定和表彰。在撮镇镇建华社区成立了全省首家村级股份合作社,打造可借鉴、可复制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样板,取得圆满成功。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结果审核23.23万户,建立登记簿17.6万户,分别占92.5%、70.1%,完成经营权证书制作12.17万本,18个乡镇部分村组证书已发放到户。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新增土地流转2.9万亩,全县流转总面积达63.3万亩。将原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合并为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全县补贴标准统一为每亩117.35元。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半年,新增农民合作社49家、家庭农场65家,总数分别达到787家、411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10人。其中种植类60人、蔬菜类50人,农村电商类100人。

汪芳苗 杨雪

新闻推荐

厨师电鱼1.6公斤被抓时才知犯法

交6000元生态修复款,还被判罚5000元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