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乐为居民遮风挡雨的雨伞爷爷宋花松宋花松男年月出生党

马鞍山日报 2016-03-05 11:32 大字

◆乐为居民遮风挡雨的“雨伞爷爷”——宋花松

宋花松,男,1937年6月出生,党员。从十七冶退休后,他收集修理了十几把雨伞,在自家居住的雨山区雨山街道永泰社区12栋的楼道里建立了一个爱心赠伞点,供居民雨天出行免费使用。这些雨伞都是宋师傅从外面捡回来的破旧雨伞,经过他修复后变废为宝,造福居民。对实在破得不能修的雨伞,宋大爷将还能用的部件拆下来,待以后修补的时候派上用场。附近的居民都知道宋大爷修伞的手艺好,所以谁家的伞坏了,也都找上门来修,他义务修复的伞已不下百把。老人还会木工手艺,用捡来的木头做成了一个个小板凳,送给居民。在2015年“五城同创”期间,老人还写了一首168个字的七言长诗《安全文明歌》,张贴到社区每个楼栋,提醒大家做一个文明人。

◆培育孩子美好情操的“儿歌老人”——欧澄裁

欧澄裁,男,1940年10月出生。退休后于2006年在含山县仙踪镇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其特色做法就是创作儿歌、教唱儿歌,通过教唱,让孩子受到教育。每年他都利用暑假、双休日,将村里的留守儿童集中在家里,教他们学儿歌、唱儿歌、玩游戏,还教育他们怎样做人。欧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儿歌,先后在全国90多家报刊发表儿歌、儿童诗1000多首;40多首儿歌在全国、省、市级获奖,部分作品被《中国幼儿文学集成·儿歌卷》等100多种选集收录;著作有《甜甜的新儿歌》、《动漫乡村儿歌》;20多首儿歌分别入选中专语文教科书、小学语文、幼儿园语言教材。在他创作的1000余首儿歌中,有600多首是为留守儿童写的。

◆带领全家无偿献血的“献血达人”——许祥贵

许祥贵,男,1971年3月出生。许祥贵在烟草专卖局做市场管理员已有15年,坚持献血整整10年,累计献血量达5600毫升。许祥贵逢人便宣传献血的好处,而且自己身体力行成了献血车上的“常客”,只要达到规定的献血间隔期限,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献血车上。在他的带动下,全家人都加入了献血志愿者行列。妻子从当初反对他献血如今也成了献血车上的“常客”,在大学担任班干的儿子许俊不仅自己积极无偿献血,而且还成为校园志愿献血的宣传员,现在许祥贵一家三口献血量累计已达6900毫升。近日,他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成为“献血达人”。他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通过献血可以帮助别人,挽救他人生命,我觉得很有价值、很光荣。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献血。”

◆生命种子传递大爱的“大地骄子”——汪国际

汪国际,男,1971年5月出生,党员,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综合地质大队副处级干部。早在2008年5月10日,汪国际和爱人范信澜在马鞍山大华广场,看到有志愿者在宣传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两人同时捐了血在中华骨髓库留下了生命的种子。2014年12月的一天,他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与湖南一名白血病患者HLA配型相合,问他愿不愿意捐献,汪国际想也没想地答应了。为献出高质量的造血干细胞,他除了加强身体锻炼外,还戒了烟酒。2015年9月8日,在合肥省立医院,成功为湖南湘雅医院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马鞍山市第20例、安徽省第83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用身躯托起伤者生命的“最美协警”——施云琉

施云琉,男,1995年6月出生。从部队退伍后,应聘走上了当涂县交管协警的工作岗位。2015年5月31日中午,一辆芜湖牌照的大货车行驶至姑溪河大桥时,因刹车失灵发生车祸,导致车辆侧翻,驾驶员由于左腿被卡住,形成倒挂姿势。此时赶到现场的施云琉果断钻进驾驶室,用肩膀和背部托起体重近170斤的驾驶员,在交警和消防官兵1个多小时的紧张施救工作中,小施一直保持姿势不变,并极力安慰受伤驾驶员,直至其被救出。而之前的5月8日,他在执勤中遇上一起小轿车撞倒电动车事故,在发现骑电动车的人腿被撞骨折后,主动抱起受伤者上车,火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为治疗赢得了时间,深受伤者及其家属的称赞。年轻协警施云琉救人义举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点赞,被网友称为“最美协警”。

◆危难时刻一心救人的“烈火金刚”——邢亮

邢亮,男,1987年1月出生,党员。入警以来苦练消防本领,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执勤岗位训练标兵”。在一次火灾中,他冒着烈焰浓烟冲进三楼楼道,发现一间卧室地下有人,此时被困的老人已经没有了意识。邢亮迅速摘下自己的呼吸器面罩给老人戴上,然后和他的战友协力将老人背出了火海。2014年10月,一辆轿车头朝下栽入池塘,辖区和县消防中队接到报警后,邢亮带领5名消防官兵驾驶抢险救援车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时,发现副驾驶位上有人,但座椅被倒扣,其手又被天窗卡住,无法动弹。他迅速潜入水中,用消防斧将车顶上天窗击破,将人从中救出。他还多次奋不顾身从火场中背出窒息的老人、从河里救出落水老人,在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救起突发胸绞痛的游客等。

◆遭遇车祸原谅对方的“大义老太”——胡贤翠

胡贤翠,女,1938年4月出生。2015年11月3日早晨,胡贤翠在含山县菜市场买菜时,被一名来自阜阳临泉县的小商贩李长学骑三轮电动车撞到,造成腿部受伤。住院治疗29天,左小腿伤口有12厘米,缝合了20多针,并从大腿处植皮30平方厘米至小腿处,已经花去医疗费6000多元。在治疗中,胡老太及其子女得知李长学儿子得了白血病,因治疗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现家庭困难,靠在含山做小生意度日,于是,在李长学主动支付了2000元治疗费后,胡老太和子女放弃进一步索赔,在交警队见证下结案。胡贤翠说道:“人家儿子得了白血病,生活很不容易,看到他们那样,我们很是同情。我们家庭条件也一般,但也算为他减轻负担吧。”

◆八年拾荒替子还债的“守信老爹”——庄为所

庄为所,男,1959年7月出生。2007年2月22日,庄为所的儿子庄某驾驶桑塔纳轿车,由铜闸镇驶往含山县城途中因占道行驶,与洪某驾驶的小客车迎面相撞,造成洪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庄某也因交通肇事罪获刑两年零六个月,并需要向受害人家属赔偿各项损失达15万余元。尽管家境贫寒,但庄为所主动找到了法院,拿出了第一笔赔偿款,整整1万元,并承诺“做人要有良心,我儿子毁了别人的家庭,这笔钱我一定会还上,希望你们给我时间”。之后8年,庄为所一家省吃俭用,到工地做小工,背着筐子捡拾塑料瓶、易拉罐等,一毛一毛地把钱都积攒下来,到2015年2月,他已赔付了7万元。而受害人家属也被感动,主动放弃了剩下的8万余元索赔。

◆卅载情洒乡村热土的“乡村医生”——赵成斌

赵成斌,男,1969年10月出生,党员。现为含山县环峰镇严保村卫生室主任。赵成斌初中毕业后拜师学医并考取了市乡村医生证书后,30年来始终将扎根家乡做医生、全心全意为患者作为自己的追求信念。现在找他看病的平均每天有近50人次,最多时可达100多人次。2009年,赵成斌自掏8万元投入卫生室建设,建成120平方米的卫生室,并添置了医疗器械和空调等设备,建成全县条件最好的乡村卫生室。他始终把医德放在首位,让群众用最少的钱,达到最满意的疗效。每年他都要为10到20位行动不便的病人进行上门治疗护理,还为严保村28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坚持每季度下乡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进行检查等。他的医技医德在村民中有口皆碑。

◆十六年风雨投递无阻的“快递小哥”——陶霖

陶霖,男,1975年10月出生。作为马鞍山邮政速递公司一名快递员,一干就是16年。投递行驶里程超过38万公里,累计揽投邮件90万件,投递高考通知书5万件,均无一差错。他积极探索业务流程方式和人员编排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实效。陶霖是马鞍山邮政速递公司中唯一经历所有“双11”的一线老兵,经验十分丰富。每一个“双11”陶霖平均投递快件量都在1500件以上,并做到零投诉。虽然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日,但他对快递工作中的苦累无怨无悔,投递几十万件邮件却没有时间为自己和家人下单一件商品,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他先后获得安徽省速递质量服务标兵、马鞍山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说:“只要怀揣责任心,以客户利益为重,就可以把工作越做越好。”

◆投身献血捐髓公益的“领头大哥”——徐曲明

徐曲明,男,1974年10月出生,党员,市中心血站检验科主任,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他是马鞍山市献血最多的医务工作者,卫生好人,累计无偿献血2万多毫升,2次获国家无偿献血金奖表彰。为了确保临床患者需要,他主动报名成为马鞍山市第一个捐献双治疗量血小板的捐献者,荣获国家无偿献血五星级和中华骨髓库五星级志愿者。多年来他义务兼职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和中华骨髓库马鞍山站负责人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马鞍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数占全省1/3,献血志愿者协会从骨髓捐献者体检、捐献到护送造干的全程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带领协会荣获市十佳道德模范集体、江淮志愿服务优秀集体典型、中国红十字总会“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集体”等殊荣。

◆十八年坚持美容城市的“马路天使”——胡茂珍

胡茂珍,女,1961年2月出生,含山县环峰镇鼓楼社区清洁工。她负责约1公里长的街巷,要收集6个垃圾池和沿线居民散放的垃圾,最多时一天要清运6车垃圾。一年365天,不管刮风下雨、寒来暑往,胡茂珍始终如一,从未间断。为做好垃圾清运工作,她把丈夫也拉进环卫队伍相互协助。2004年12月末的一天早晨,丈夫在拉运垃圾时突然晕厥,被诊断为高血压引起的脑血栓,一个星期后去世。沉重的打击让胡茂珍痛不欲生,但她坚强面对人生,边拉扯着两个孩子,边继续做好自己的环卫工作。长年风寒使她40岁后头发渐渐变白,腿部坐骨神经也时有疼痛,每当病情发作卧床时,她就让儿子代替自己清运垃圾,一天也不耽误,做到社区垃圾日产日清。她说,看到社区环境干净整洁,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让青春在邮路上闪光的“最美投递员”——王丽

王丽,女,1969年10月出生。2004年12月来自淮北农村的她担任和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员后,青春年华与投递工作结缘,创造了500多万件报刊信件投递无差错、零投诉的投递奇迹。为将报刊信件准确无误地投递,她不但熟悉自己的投递段道,还记熟每家每户订阅的报纸、杂志,记熟每家每户往来的邮件,尤其对老人订阅的报刊邮件格外关注。她在实践中还摸索出一套“三勤”工作法,对服务客户主动打招呼,及时了解报刊征订变化和增减情况,尽力帮用户办好邮政业务,并在投递工作中化解了一封封“死信”。这些年,她投递的报刊流转额逐年上升,由起初接手时13万元,2015年增加到40.4万元。她被评为2015年马鞍山市“最美农民工”、马鞍山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让童话启迪孩子梦想的“阳光老师”——徐光梅

徐光梅,女,1977年9月出生,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扎根当涂县太白中心学校教学岗位,如今已20个春秋。勤恳谦逊,身患重症,忍受两次手术的病痛,依然坚守讲台。教学中她因材施教,培养孩子个性化发展,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多年来,她勤耕不辍,在儿童文学的园地里默默耕耘,陆续在《幼儿教育》、《儿童文学》、《童话世界》、《故事大王》、《读友》等全国少儿报刊杂志发表作品300余篇。现已出版三部童话集以及一本绘本,四篇幼儿童话被选入幼儿园语言教材,为孩子们奉献了许多丰富而珍贵的精神食粮。用阳光般的优秀作品滋养了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心灵。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马鞍山市“中国梦”职工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

◆守护重残丈夫不言苦的“最美媳妇”——熊芝英

熊芝英,女,1969年2月出生。含山县陶厂镇云塘村张李自然村村民。2013年2月14日,熊芝英丈夫在村路边不幸被两辆相向而行的车辆撞倒,当场昏迷不醒。经医院抢救,丈夫虽保住了性命,但言语不利、高级智能减退、咽反射减退、右半身感觉减退、生活不能自理等,一系列脑外伤的神经功能症让丈夫接近“植物人”。丈夫倒下后,家庭的一切重担都压在了熊芝英身上,不仅要侍奉好80多岁的公公和78岁的婆婆,还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照料终日卧床的丈夫,但她从无怨言,默默承受。丈夫出事后,村民们曾纷纷给予捐助,但熊芝英都婉言谢绝,虽然只靠每月1000元的低保过生活,但她说:“我不怕受累,丈夫能早日恢复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照顾瘫痪妻子守承诺的“大义男人”——李怀道

李怀道,男,1945年12月出生,党员。家住和县西埠镇熊官塘村。1996年的1月妻子王克英突发高血压致脑溢血,右半身完全失去知觉,瘫痪在床。面对绝望的妻子,李怀道郑重承诺:“你放心,只要我有一口气,我绝不会抛弃你!只要我活一天,我就陪伴你一天!”为悉心照料妻子,李怀道辞去原腰埠乡面粉厂会计的职务,带着妻子回乡生活,并当起了她的“心理导师”,用真情不断呼唤妻子。为防止妻子久病卧床造成肌肉萎缩,他每天无数次地帮妻子翻身、伸腿、揉搓、按摩,并细心买回香蕉给妻子吃,防止她便秘。看到20年来丈夫对自己的精心呵护,王克英眼里噙满了泪水。而李怀道二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妻子的感人故事,不仅熏陶了子女,更感染了熊官塘周边的村民。

◆怜媳如女义薄云天的“患难婆婆”——张吕兰

张吕兰,女,1949年7月出生。家住和县善厚镇社区大水田村。2001年罹患尿毒症的媳妇刘平香生命垂危,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但作为婆婆的张吕兰没有放弃,请求医院倾力治疗,表示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把阿香的病治好,哪怕是卖了我这条老命!张吕兰掷地有声的话语使媳妇深深感动。在医生的积极治疗和婆婆的悉心照料和温情鼓励下,阿香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奇迹般挺了过来,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15年来,虽然家庭负债累累,但张吕兰悉心照顾媳妇从来没有埋怨过一句。张吕兰说:“病在媳妇身上,痛在我们心里。我儿子是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没良心的事我儿子做不出,我们更不会做!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

◆舐犊之情照料瘫儿的“人间慈母”——申必珍

申必珍,女,1942年5月出生。家住当涂县黄池镇福光村。她照顾自幼就患上小儿麻痹症的儿子汪银宝,至今已44年了。“一定要照顾儿子一辈子”这个信念深深地铭刻在她心里,从孩子儿时起,申必珍夫妻俩就每天起早贪黑,给孩子喂饭、喂水、洗脸、擦身,无论多么辛苦,作为母亲的申必珍从未想过放弃。6年前老伴汪荣彩去世后,照顾汪银宝的所有重担全都落在这位体弱多病的70多岁老人身上。申必珍舐犊之情感动了村民,村委会也伸出关爱之手,为汪银宝办理了低保手续。在漫长的岁月中申必珍坚持到今天,没有睡过一次好觉,更没有像常人那样享受过无忧无虑的天伦之乐。她用人间母爱温暖着已瘫痪了44年的孩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慈母的人间大爱。

◆弱肩撑起大病家庭的“孝顺媳妇”——李艳

李艳,女,1982年5月出生。家住花山区铁城村。2010年其丈夫仝开友患上了重症肌营养不良,全身萎缩,每天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李艳每天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2014年其公公仝茂才又不幸中风,送进医院尽力抢救后又转到南京医院ICU病房。照顾中风的公公、年迈的婆婆、重病的丈夫、年幼的儿子的担子全都压到她一个人身上,但她不辞辛苦地忙碌,没有怨言。公公在南京住院的近3个月时间,她没有选择病房陪护,每天起早贪黑坐车去南京,公公的病情好转出院后,她忙完家务后,还送公公到社区残疾人康复室锻炼,给丈夫进行按摩延缓肌肉萎缩,买菜做饭安慰婆婆,每一分钟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她相信再难的坎也会迈过去的。

◆以残疾之躯为老母尽孝的“当代孝子”——戎军

戎军,男,1949年12月出生,党员,居住在雨山区平湖街道一村社区。他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双眼失明且腿又不能行走的老母亲。为了全心全意照顾母亲,戎军毅然辞去了工作,拖着一条残腿,揣着一颗赤诚的孝心和爱心,把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2007年8月初,已八十高龄的老母因病引发血压骤升,处于昏迷休克状态,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单。在老人昏睡的七个昼夜里,他坚持守在母亲的病床前,不停地呼唤。他的孝心感动了医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两个月后老母奇迹般起死回生。如今已92岁高龄的母亲,在他的照料和护理下,生活得十分快乐。他的所作所为,潜移默化地感动着周围的人们。他说:“照顾好母亲,是当儿子应该做的。”

新闻推荐

调整品种结构力促产业升级 含山走出“互联网+产业实体+旅游茶叶”销售新模式

4月,万物生发。含山县清溪镇长山山脉青龙尖处,对面巢湖的郁金香高地虽是姹紫嫣红,而旁边一碧万顷的含眉茶博园则更为壮观。  ...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