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农业探路“绿色增收”
■ 本报记者张倩通讯员方克魁
发展循环农业,倡导绿色经济,一直是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新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农业大户青睐。近日记者探访三位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农人,来看看他们如何利用循环农业,致力“绿色增收”。
王淑琴:养猪种果猪粪卖钱
养猪场里的猪在哼哧哼哧地吃着水果废渣做成的饲料,猪的粪便经过处理加工成有机肥还田,多余的肥料还能卖钱,猪尿进入沼气池发电,整个园区的照明、温控和自动化设备用电都不用花钱……砀山县周寨镇的兴达良种猪养殖场,如果从建沼气池就开始算,这里开始循环农业已有近七年。
“以前养猪可脏了,粪便废水难处理,熏得人受不了。现在好了,废物得到利用,还省了买有机肥的钱。 ”1996年就开始养猪的王淑琴,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先是在2009年建起沼气池,三年前她又上马了有机肥制造设备。
目前,养殖场内存栏2.3万头猪,处理后的猪粪经过干湿分离后,干粪作为水果、蔬菜种植基地的底肥和追肥,液体经过酸化调节后再发酵产生沼气。去年,靠生猪粪便混合秸秆共生产出有机肥10000吨,除了供应自家300多亩果园使用外,剩下的有机肥就以800元/吨的价格销售出去。
今年,王淑琴申报了农业部区域生态循环经济项目,如果能够批复下来,她将扩大规模,用两年的时间建成一个总投资达2800万元、占地规模达750亩的“大项目”。
王淑琴说:“有机肥是好东西,种出的蔬果品质很好。只是生产成本有点高,算上人工、设备、材料成本,每吨需要600多元。我只卖800元一吨,也是希望大家能接受它。 ”
张亮:种养结合 秸秆变“宝”
这些天,太和县太五星镇付桥村人张亮正和家人趁着冬闲,在家剥去年收的玉米。 “今年价格不好,剥好的干玉米一斤只有8毛多。这些玉米粒除了留够自家吃的,我打算一部分磨粉喂羊,剩下的再拿去卖。 ”
相对于同村其他农户,粮价下跌对于张亮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我除了种粮,还喂了200多头羊,种了100多亩红薯。种类多,风险也就分散啦! ”老张笑着说。
早前,张亮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共500多亩。 “听农技员说,秸秆青贮过后当饲料特别好,所以我才开始养羊。 ”2010年,张亮投入资金50万元,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养殖场,开始养殖山羊。考虑到羊粪能堆出生物有机肥,去年,他又种了100多亩红薯,用这种肥种出的红薯品质特别好。
“我自家种庄稼,秸秆有的是。羊粪发酵出的有机肥,每年能省两万多元的化肥钱。我现在搞红薯深加工,原先每亩地,红薯只能卖2000多元,通过做成红薯粉丝,每亩地能达到万把块的产值。另外,加工粉丝留下的红薯渣,也是山羊的好饲料! ”张亮说。
今年张亮计划在硬件提升上花点“功夫”:扩建粮食仓储,粉丝加工厂也要扩大规模。
沈道祥:稻菜轮作 亩收万元
“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基地里的番茄、有机花菜就能收获了! ”巢湖市联银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道祥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乐呵呵地说。
沈道祥在2010年流转土地300多亩,创办了巢湖市联银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入社农户133户。单种粮食效益不高,单种蔬菜病虫害多、土壤也容易板结,因此,三年前,沈道祥开始尝试在一块地上轮作设施蔬菜和水稻。从这些年的收成来看,效果不错。
“每年元旦前后,开始种番茄和有机花菜,四月份就能收获。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6月份开始种水稻,10月份收割。 ”沈道祥介绍,由于水稻和番茄,根系深浅不同,科属不同,两者轮作可以均衡利用肥料,减轻病虫害,从而达到少施肥少打药的功效。“轮作后的番茄长得特别好、病害相对又少。水稻也不错,植株高而粗壮,穗大粒多。 ”
沈道祥算了一笔账:设施番茄亩产值2万元,成本5000元;水稻亩产值1400元,成本500元,两季亩纯收入可达15900元。 “就是种菜要搭建钢构设施大棚,来回拆建比较麻烦,要费不少人力。 ”
因地处巢湖北岸环巢湖大道,今年沈道祥筹划着想搞个观光农业,比如游客采摘之类,提升农业附加值。采访当日上午,他刚与和县一家蔬菜公司谈合作。 “先尝试一下,摸摸路子。 ”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陆杨近日,2月份“安徽好人”名单揭晓,含山县铜闸镇长岗村59岁村民庄为所入选。 4月6日,当记者询问其入选名单的感受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很普通的一个举动产生了这么大影响,我只是...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