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长丰:风雨兼程五十载 一路艰辛一路歌——写在长丰建县五十周年之际

安徽日报 2015-06-01 17:05 大字

[摘要]写在长丰建县五十周年之际

2015年6月1日,是长丰建县50周年的日子。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载艰苦奋斗,长丰从全国贫困县到科学发展先进县,行进在全国百强县的征途上,栉风沐雨五十载,一路艰辛一路歌。

尤其是迈入新世纪以来,长丰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5年来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1.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3.71%。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48亿元,财政收入35.51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3395元、12450元。 2011年之前,长丰县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十一五”、“十二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成功脱贫并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

2015年恰逢“十二五”收官,年轻的长丰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征途又摆在了长丰面前,早日进入县域经济全国百强行列成为全县上下共同的理念,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奋斗谱写属于长丰人的“百强梦”。

解 读

长丰路径是如何形成的

长丰,位于合肥市北部,1965年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边缘部分划并构成,取“长治久安人寿年丰”之意。

然而,建县之初,“长治久安 人寿年丰”的美好期许却与现实相差甚远。“入村羊肠路,出村烂肠路,进城断头路”成为当时长丰人必须面对的无奈。1994年,全国贫困县的帽子戴在了年轻的长丰县身上。

“艰辛孕育文明,苦难造就辉煌”成为长丰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最好诠释。一代代长丰人不等不靠,以大无畏的拼劲与百折不挠的韧劲探索出了一条长丰路径,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精神。 2012年,长丰成功地摘掉了全国贫困县的“帽子”。

如今的长丰,城乡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农业方兴未艾,产业园区不断壮大,社会民生更加和谐。不论是走在城市乡村,还是徜徉在田间地头,全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宽阔的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规划俨然的小区,紧张繁忙的生产车间,熙熙攘攘的购物中心,组成了一副现代长丰的新画卷,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长丰正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聚焦一: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长丰人深知,要实现长丰经济转型,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必须借助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华升公司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体现在研发队伍中,企业169名员工中,技术人员就达47人,其中教授级高工、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5人,博士硕士6人,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7.5%以上。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团队每年都有10余项替代进口的创新产品或技术推向市场,形成知识产权。

多年来的科技创新,使华升成为了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者。先后参与了离心式纸浆泵、内燃机共轴泵、微型电泵试验方法等项目国标规则的制定,高速部分流泵、固定式离心消防泵等行业标准的制定,真正形成了“华升标准”。一路领先的科技水平,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目前已成功进入中石化集团十七家主供应商行列。

随着县内规模企业增多变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诞生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 2014年恒大江海建立首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目前,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博士后工作站1个,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9户,拥有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户,省市企业技术中心24户。其中,2014年申请专利达到664件(发明专利236件),授权专利407件,恒大江海等2家企业2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同兴科技等3家企业3个产品通过省重点新产品认定,9家企业15个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5家企业11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新产品;华恒生物荣获第三届安徽省专利金奖,恒大江海被评为“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鸿路钢构被评为“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华升泵阀被认定为“合肥市品牌示范企业”。一项项创新与突破,见证了长丰企业的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产业的生根开花为长丰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2014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02亿元,增加值183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54.9%;实现工业投资 220.5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9.3%,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长丰经济开启了转型发展、跨越前行的新局面。

聚焦二:

简政放权给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曾几何时,群众办事、项目审批“跑断腿”的现象,让人广为诟病。一项正常的行政审批,短则数周,长则数月,耗费了大量资源,也冷了创业者的心。而现在,这样的尴尬境况一去不复返,“细致服务、快捷高效”已在长丰变成了现实。

2013年3月9日,县委、县政府部署全县推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县政务中心充分发挥抓总作用,迅速启动,快速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截至7月底,46家单位完成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 “集中”的改革举措,实现了权责明晰、效率提升的良性格局。

长丰县力行行政审批事项“瘦身”举措,将可以由市场完成的行为坚决减下来。 2013年9月,结合国家及省、市项目清理结果,长丰主动作为,完成新一轮清理,县政府审定保留193项行政许可及非许可审批项目,较2012年县政府公布保留的239项,减少46项;共取消、合并、冻结、转变管理方式145项,占保留事项75%。同时,让审批事项暴露在“阳光下”,牵头开展三类项目“十公开”内容梳理,印制《服务指南》,方便办事、接受监督。

县委、县政府推出项目工作年活动,行政服务中心与县发改委、招商局,联合出台《关于启用<长丰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服务卡>的通知》,对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从落地到投产全过程进行简化,建立一张服务卡、一名牵头领导、一个工作推进小组、一张推进时间表、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办件、落地、开工、建设。

长丰县积极编制完备的行政服务网络,将便民利商的触角伸向基层,送达百姓身边。长丰县在全县15个乡镇区建立了便民利商服务中心,在全县257个村(居)建立了代办点,实行企业和群众办件全程领办代办。2014年为企为民领办代办率达86.6%,形成了企业办事不出乡,群众办事不出村的局面。长丰县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打通群众诉求管道。 2011年,整合县长热线、政民直通车、县长信箱和部门专项服务热线,搭建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平台,设立县级、乡镇和县直部门二级平台,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力行行政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县政务中心及南部分中心共受理涉企审批、便民服务事项17.1万件,同比增加4.3万件,其中涉企审批16545件,办结率100%;县长热线共办理回复群众诉求13020件,同比增加2815件,增长27.6%;按期反馈率100%、办结率97.5%、群众满意率96.8%。在全市五县(市)中,办理总量、月绩效考核及群众满意度始终走在前列。 2014年,陕西咸阳市、山东临沐县、亳州市芜湖市、巢湖市、寿县、定远县等先后前来考察学习,已成为长丰先行先试机制与体制改革的窗口。

经济转型转到哪里,改革就跟进到哪里。下一步,长丰县将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行政机制,激发大众创业热情和企业的发展活力,为长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环境,这已成为长丰上下共同的心声。

聚焦三:锻造文化软实力助力实现百强梦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古训在长丰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清晰。富裕起来的长丰人,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长丰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重视精神领域的飞跃,要形成长丰精神,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必不可少。为实现这一目标,长丰县先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截至目前,11个乡镇158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完成3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每个社区配置10台电脑、一台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免费对外开放;对农家书屋图书及时进行更新,鼓励和引导农民自学,而不是流于形式;整合4个试点村建设农民文化乐园。目前,已实现14个文化站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以数字影城的建设和使用为契机,带动乡村电影、专题电影、校园电影放映、“建国65周年优秀主题电影展”等各类主题电影放映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放映3252场电影,每个行政村平均放映12场;建筑面积5000m2的新图书馆已完成内外装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馆舍功能设计、馆配方案拟定与落实设备招标采购工作。

长丰先后成功举办“迎新春 庆元旦”群众广场文艺演出、第四届民间戏曲展演,第三届“人社杯”农民工歌手赛与“元宵节有奖猜灯谜”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陶楼第八届桃花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并将乡村交谊舞等项目引入其中,来自10个乡镇13个民俗文艺节目先后在舞台亮相……长丰县群众文体活动呈现繁荣景象。

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是长丰县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挖掘动力的核心举措。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完成了广播电台、电视台“两台合一”,实现局台分离,政事分开;长丰“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以强烈的事业担当,启动剧团等事业单位转企进程,先人一步试水图书馆、文化馆改革,推动文化团体向市场要效益,向市场求繁荣。新欣艺术团改制前一直徘徊在不温不火的境地,改制后焕发出勃勃生机,该团年均演出200场次以上,演出足迹遍布全县各乡镇(双凤开发区)村居,并走进北京、河南、江苏及省内多个市区(县)。三年来,原创戏剧、小品、歌舞、音乐快板双簧、配乐大鼓等多类型的文艺作品60多部(件)。庐剧《女村长》、《一碗馄饨》、《人活一张脸》、《这钱怎么花》等作品参加文化部、省、市的各类调演、汇演、大赛多达20余次,荣获国家级奖项11个,省级奖项30余个。其中,原创四幕庐剧《女村长》荣获2012年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打造文化产业,让产业迸发价值是长丰人一贯的理念。长丰县推出系列措施,将政策落到实处。出台了《长丰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长丰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在县域内从政策高度加以扶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成立了以县长牵头的文化产业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文化产业发展,从机构层面助力文化产业繁荣。目前,杜集生态文化旅游区、“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丰乐生态园”、“腾龙陶艺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纷纷落户长丰,文化产业增加值9.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7%,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达35%。

实现百强梦,不仅要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在精神层面做好文章。长丰将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指针,立足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繁荣文化市场,领导百姓文娱蓬勃兴起,形成长丰软实力,进一步营造“风正心齐、务实创新、勇于争先”的良好氛围,为实现“百强梦”增添内动力。

聚焦四:

一产三产化打造城郊农业升级版

说起长丰,就会自然地想起“长丰草莓甜万家”这句话,短短七个字折射出的,是新长丰在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的一路艰辛。

长丰县高度重视以园区为载体带动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长丰县按照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标准,以龙门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突破,重点围绕特色果蔬、林木花卉、水产养殖、优质粮油棉等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北部草莓产业开发区、南部北城都市型生态园林开发区、东部杜集生态农业开发区和中部龙门寺现代农业开发区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累计整合项目资金2.38亿元集中投向龙门寺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新增3480万元,示范区编制的国开行1.26亿元环巢湖治理项目现已批复。招引35家企业,培育家庭农场32家、专业合作社23家入驻园区参与开发建设,共流转土地4.6万亩,流转率达69%。新增龙之歆、汇力、宁波商会等十余家农业企业入驻园区投资建设,引进省农科院园艺所、安农大园艺学院在园区建立瓜蒌、秋延蔬菜、精品小黄瓜和草莓品种选育等基地,建立园区与科研单位对接机制。在北部草莓示范区引进艳九天、瑞谷、畅天3家公司建立千亩草莓种苗繁育中心,在水湖镇、罗塘乡初步建立县城高速连接线10公里草莓采摘观光长廊。在全县规划基础上,千亩起步、万亩规划,明确每个乡镇抓1-2个园区建设,建成了陆桥果蔬、江淮园艺南瓜科技示范园等33个市级以上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一批优质高效、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园区,助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果蔬园艺、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

长丰县以基地为抓手,培育特色农业。长丰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双20万亩”工程、草莓产业提升行动和“一村一品”、“一村一园”兴业富民工程,突出一批种养业特色村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在狠抓20万亩草莓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壮大特色瓜菜产业规模,形成以吴山等乡镇为核心的7万亩南(冬)瓜基地,以罗塘等乡镇为核心的十万亩西甜瓜基地,以左店等乡镇为核心的万亩马铃薯基地;在陶楼陶西村、水湖小岗村、杨庙云峰村、岗集三十埠村、左店乡路桥村分别建立千亩平包菜、莴笋、太空莲、茭白、青萝卜等特色产业基地。依托伊利乳业、立华禽业、长风公司等国家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奶牛、雪山草鸡、生猪养殖业,形成了朱巷等生猪养殖乡镇、双墩等雪山草鸡养殖乡镇、岗集等奶牛养殖乡镇。

长丰县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土地流转准入和项目评审制度,有效保障了农民利益;全面完成杨庙镇试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为今年全面推开打下基础。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8家。新增省级1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全县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10亿元,同比增长16.7%。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62家,加工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9.14%,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39家,新注册家庭农场232个,涉及粮食、草莓、畜禽、蔬菜、水产、林业、食用菌等10个类别。土地流转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步伐加快,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43.67万亩,占耕地面积43%。

长丰县系列举措的推出,大大加快了现代农业进程的步伐,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切切实实享受到改革的成果,美丽的新农村初步显现。

聚焦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县委、县政府从“生态立县”的战略高度出发,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凸显生态经济的强县战略。

2012年7月长丰县正式颁布《长丰省级生态县建设规划》,严格按照省级生态县的各项指标体系,科学设定全县生态县建设指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实施方案,明确责任,扎实推进。

为了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申报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巢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从上级环保部门争取环保专项资金,县财政也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最近几年来上级环保部门共计下拨4000多万元用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建设。岗集镇和陶楼乡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获得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1000万元,用于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转运站、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等项目,从源头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依法治污,倒逼经济结构升级调整。从源头把关,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及产能过剩项目,引导清洁生产、增产减污的项目落户长丰。强化日常监管,对擅自停运治污设施、私设暗管、超标排污、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等违法行为采取取缔关闭、搬迁、停产整治等措施,对124家次企业责令停产整治,对210家次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110余家次企业进行行政处罚。通过依法治理,促使企业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了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全面实施水环境治理。 2013年,长丰县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通过多措并举,将全县12个重点水域和5条主要河流全部列入“河长制”管理范围。县政府制定出台《长丰县饮用水源划分保护办法》,对全县饮用水源地进行具体划分,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严禁新(改、扩)建与供水设施无关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内严禁新(改、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杜绝了新的污染源的产生。制定了《长丰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饮用水源地的具体环境保护目标,采取点(面)源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湿地修复、植树造林等有效措施,逐步实现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2014年,长丰县又出台《长丰县养殖业近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通过统筹合理规划,逐步解决全县畜禽养殖业“无序”发展问题。为动态了解全县水环境现状,长丰县在重要水域和饮用水源地设置了36个断面开展水质监测点。实行月监测月报告。除此之外,长丰县在大气污染预防与治理上也举措频出,以扎实的工作推动“生态立县”战略的全面落实。

聚焦六:

构建大民生改革红利由群众共享

经济的发展为了群众,经济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是长丰人秉持的理念,构建大民生将这一理念落到了实处。

教育事业是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是全县上下的共识。

在长丰,最美丽的建筑,一定是学校。能有这样好的硬件设施,要归功于县校安工程。自2009年开始,长丰县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经过县直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和中小学校的三年努力,至2011年底,完成投资1.94亿元,大量校舍得以加固改造,一批建筑拔地而起,43.4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工程任务圆满完成。长丰县始终把“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作为教育工作提质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初步实现全县“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最好的建筑是教室”这一良好格局。为将“家门口前上好学”这一目标落到实处,长丰县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坚决落到实处,10.0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3.03万名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科书费全部免除,1640名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由政府买单,党和政府“种田不交税,上学不收费”的政策落了地,群众得到了实惠。县委、县政府采取“盘活存量”、“补充增量”的办法,加强了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建立了教师补充机制,使师资队伍不断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与此同时,县教体局通过加强和推进业务练兵和师德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涌现了以“全国模范教师”冯荣传、唐权友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目前,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已经在长丰大地上开展,此举将浓浓的正能量传递在美丽的乡土中。除此之外,农村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也都稳居全市前列。

近年来,长丰县成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入围首批“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示范县”,荣获“安徽省教育强县”称号。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示范县等殊荣。

让百姓看得起病,是长丰医疗建设的出发点。2012年底,长丰县按照“六个不变、三个确保”的原则,把两所县级医院经营管理权全面委托安医大二附院管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随着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县中医院新院区和县妇幼保健所综合楼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群众的就医条件。在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方面:长丰县按照统一部署,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完成了管理体制、人事、分配等五项改革,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呈现出“四增长,四下降”态势,即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和医护人员收入逐年增长;患者医药费用、药占比、耗材占比、公务接待等非生产性支出逐年下降。在村卫生室能力建设方面:长丰县已建成运行191个村卫生室,共投入资金1255.2万元,其中卫生院自筹资金占50%。服务农村人口数量608513人,年门诊数量111.34万人次。现有在岗村医499人,其中具有执业助理及以上资格的有117人。

社会各界对长丰医疗卫生事业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获得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称号,2013年获得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4年完成了全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全省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工作。

敬老爱老,为百姓解决后顾之忧,是长丰县将人文关怀带入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及时制定了《长丰县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切实推进各项养老服务工作,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在全县上下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县先后建成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并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现有资源,建成25个农村幸福院。

敬老院建设管理水平有新提升。目前,全县已建成19个乡镇敬老院,拥有敬老院床位4092张,入住五保3670人。逐步实现了由过去单纯“吃有粮、穿有衣、住有房”的传统温饱型敬老院,向多功能福利型敬老院转变。

社会养老机构得到新发展。长丰县积极宣传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及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目前注册登记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有两家,长寿老年公寓、合肥常青松老年公寓,共建设床位434张,建筑面积达5980m2,已入住82位老人。长寿老年公寓还在公寓内安装了监控视频、床头呼叫器和烟雾警报器等安全设备,确保安全无隐患。长丰县老龄事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费非 陈燕)

愿 景

一张蓝图绘到底

巨大的成绩面前,长丰县一班人保持了难得的清醒,成绩是鼓励与肯定,更是鞭策与期许。行百里者半九十,要取得科学发展,真正进入经济社会新常态,必须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与坚韧的品格,将一张蓝图绘到底。

下一步,长丰县将更加坚定的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抢抓合肥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机遇,围绕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化都市区的规划,做到在功能上实现对合肥国际化都市的承接与分解,在环境上实现作为合肥的生态屏障,在对外工作上成为联结皖中、进入合肥的桥头堡,在品牌形象上成为展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重要窗口。在深度开放的背景下,将长丰打造成为合肥的北部门户区、全国有影响力的都市县。

行久远者,志无限。长丰,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必将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必将在全国百强县的征途上阔步前进。大交通大发展。长丰人民幸福指数提高。建设秀美的水湖公园。草莓深加工。

新闻推荐

夏季用电如何消除安全隐患

每年夏季,城乡居民用电量剧增,电力保障和用电安全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安徽省供电部门如何迎峰度夏、保障城乡居民用电安全?日前,记者来到合肥、含山等地进行实地探访——■ 本报记者 孙海涛为做...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